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话说宝钗听到秋纹说袭人身体不适,急忙走进房间去查看。巧姐儿和平儿也跟着来到袭人床边。只见袭人捂着心口,痛苦难忍,突然一阵昏厥。宝钗等人赶忙用开水将她灌醒,仍旧扶她躺下,一面派人去请大夫。巧姐儿问宝钗:“袭人姐姐怎么病得这么严重?” 宝钗回答:“大前天晚上,她哭得太伤心了,当时就发晕栽倒了。太太让人把她扶回来,她便一直躺着。因为外头事务繁忙,没来得及请大夫给她诊治,所以病情才加重到这样。” 正说着,大夫来了,宝钗等人稍稍回避。大夫诊了脉,说是因急怒攻心所致,开了药方便离开了。

原来,袭人迷迷糊糊中听到传言,说要是宝玉不回来,便要把屋里的人都打发出去,一着急,病情愈发严重。大夫诊治后,秋纹去给她煎药。袭人独自躺在床上,神魂不定,恍惚间好像看到宝玉就在眼前,又似乎瞧见一个和尚,手里拿着一本册子翻看,还说着:“你可别错打了主意,我已经不认得你们了。” 袭人想要跟他说话,这时秋纹走进来说:“药煎好了,姐姐快喝吧。” 袭人睁眼一看,才知道是一场梦,也没跟别人提起。喝了药后,她便独自细细思量:“宝玉想必是跟着和尚走了。上回他要拿着玉出去,那时就有要离开的迹象,被我揪住后,看他的样子完全不像往常,对我又推又搡,一点往日的情意都没有。后来对二奶奶更是厌烦。在其他姊妹面前,也毫无往日的情分。这恐怕就是悟道的表现。可是,你悟了道,抛下二奶奶可怎么好!我是太太派来服侍你的,虽说月钱按照相应的标准发放,可实际上我并没有在老爷太太跟前正式说明,就算是你的屋里人了。要是老爷太太打发我出去,我若死守着,肯定会遭人笑话;要是我离开,可一想到宝玉对我的情分,实在又不忍心。” 左思右想,实在难以抉择。又想到刚才梦中 “好像和我无缘” 这句话,心里想着 “倒不如死了干净”。岂知吃了药后,心痛减轻了许多,也躺不住了,只好勉强支撑着身体。过了几天,便能起身服侍宝钗了。宝钗思念宝玉,常常暗自落泪,感叹自己命苦。又知道母亲打算给哥哥赎罪,四处奔波很是辛苦,便不能不帮着出谋划策。暂且按下不表。

且说贾政护送贾母的灵柩,贾蓉送了秦氏、凤姐、鸳鸯的棺木,到了金陵后,先将他们安葬妥当。贾蓉又去安葬黛玉的灵柩。贾政则忙着料理坟地的事情。一天,贾政接到家书,一行一行地看下去,得知宝玉和贾兰考中了,心里自然欢喜。可看到后面宝玉走失的消息,又不禁烦恼起来,只得赶忙往回赶。在途中,又听闻朝廷有恩赦的旨意,接着又收到家书,确认自己赦罪复职,更是欣喜,于是日夜兼程赶路。

一天,船行到毘陵驿这个地方,那天突然降温下雪,便停泊在一个清静的地方。贾政打发众人上岸去投递名帖,辞谢朋友,只说马上就要开船,不敢劳烦大家。船中只留了一个小厮伺候,自己在船中写家书,打算先派人早起送回家去。写到宝玉的事情时,他停下了笔。抬头忽然看见船头上,在微微的雪影中,有一个人光着头,赤着脚,身上披着一领大红猩猩毡的斗篷,朝着贾政倒身下拜。贾政还没看清是谁,急忙走出船舱,想要扶住他,问问他是谁。那人已经拜了四拜,然后站起来打了个问讯。贾政正要还礼,迎面一看,不是别人,正是宝玉。贾政大吃一惊,忙问道:“你可是宝玉?” 那人却不说话,脸上似喜似悲。贾政又问:“你若是宝玉,为何这般打扮,跑到这里来?” 宝玉还没来得及回答,只见船头上上来两个人,一个和尚,一个道士,夹住宝玉说道:“俗缘已尽,还不快走。” 说着,三个人飘飘然登上岸去。贾政顾不上地滑,急忙追过去。只见那三个人在前面,怎么也追不上。只听见他们三人口中,不知是谁在唱歌:

我所居兮,青埂之峰。我所游兮,鸿蒙太空。谁与我游兮,吾谁与从。渺渺茫茫兮,归彼大荒。

贾政一边听着,一边追赶,转过一个小坡,那三个人突然消失不见了。贾政追得心慌气喘,惊疑不定,回过头来,看见自己的小厮也随后赶了过来。贾政问道:“你看见方才那三个人了吗?” 小厮说:“看见了。奴才见老爷追赶,所以也跟了过来。后来就只看见老爷,没看到那三个人了。” 贾政还想往前追,只见眼前白茫茫一片旷野,一个人也没有。贾政知道此事怪异,只好回到船上。

众家人回到船上,见贾政不在船舱里,问了船夫,说是 “老爷上岸去追赶两个和尚、一个道士了”。众人便也从雪地里顺着踪迹迎过去,远远看见贾政回来了,赶忙迎上去接着,一同回到船上。贾政坐下,喘息稍定,便把见到宝玉的事情说了一遍。众人回禀,想要在这地方寻找宝玉。贾政叹道:“你们不明白,这是我亲眼所见,并非鬼怪。况且那歌声大有玄机。宝玉出生时嘴里衔着玉,就很是古怪,我早知道这是不祥之兆,只是因为老太太疼爱,才养育他到如今。那和尚道士,我也见过三次:第一次是那僧道来说玉的好处;第二次是宝玉病重,他们来了,拿着玉念诵了一番,宝玉便好了;第三次送玉来,坐在前厅,我一转眼就不见了。我心里就有些诧异,只道宝玉果真有造化,有高僧仙道来护佑他。岂知宝玉是下凡历劫的,竟然哄了老太太十九年!如今我才明白过来。” 说到这里,贾政落下泪来。众人说:“宝二爷若是下凡的和尚,就不该中举人了。怎么中了举人才走呢?” 贾政道:“你们哪里懂得,大凡天上的星宿,山中的老僧,洞里的精灵,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情。你们看宝玉,他何尝肯好好念书,可他要是稍微用心,就没有什么做不到的。他的脾气也是与众不同。” 说着,又叹了几声。众人便用 “兰哥得中,家道复兴” 的话来宽慰贾政。贾政仍旧接着写家书,把这件事写了进去,劝家里人不必再挂念宝玉。写完封好,便让家人送回家去。贾政随后也急忙赶回。暂且不表。

且说薛姨妈得到赦罪的消息,便让薛蝌四处去借贷,并自己凑齐了赎罪的银两。刑部批准后,收了银子,发了文书,将薛蟠释放出来。他们母子、姊妹、弟兄见面,其中的悲喜之情不必细说,自然是百感交集。薛蟠自己立誓说:“要是我再犯以前的毛病,必定遭杀遭剐!” 薛姨妈见他这样,伸手要捂他的嘴,说道:“只要自己拿定主意就行,何必又要恶狠狠地发这样的毒誓呢!香菱跟了你受了多少苦,你媳妇已经自己寻了短见。如今虽说家里穷了些,但吃饭还是没问题的。依我的主意,我就把香菱当作媳妇了,你心里怎么想?” 薛蟠点头表示愿意。宝钗等人也说:“很应该这样。” 这倒把香菱急得满脸通红,说道:“我服侍大爷也是一样的,何必这样呢。” 众人便都称香菱为大奶奶,没有人不服气。薛蟠便要去贾家拜谢,薛姨妈和宝钗也一同前往。到了贾家,见到众人,大家相聚在一起,又说了许多话。

正说着,恰好那天贾政的家人回到贾府,呈上书信,说:“老爷过不了多久就到了。” 王夫人让贾兰把书信念给大家听。贾兰念到贾政亲眼见到宝玉的那一段时,众人听了都痛哭起来,王夫人、宝钗、袭人等人哭得尤其伤心。大家又把贾政信中说的 “不必悲伤,宝玉原是借胎” 等话,解释了一番。说 “与其做了官,要是命运不好,犯了罪,落得家败人亡,那时反倒不好了。倒不如咱们家出一位佛爷,这也是老爷太太积的德,所以才投生到咱们家来。不是说句不顾及前后的话,当初东府里太爷修炼了十几年,也没成仙。成佛更是难上加难。太太您这么一想,心里就会好受些。” 王夫人哭着对薛姨妈说:“宝玉抛下我,我还恨他呢。我感叹的是媳妇命苦,成亲才一两年,他怎么就能狠下心,全都抛开走了呢!” 薛姨妈听了也十分伤心。宝钗哭得昏了过去。所有爷们都在外面,王夫人便说道:“我为他担了一辈子的心,好不容易他娶了亲,中了举人,又知道媳妇有了身孕,我才高兴了些,没想到落得这样的结局!早知道这样,就不该让他娶亲,害了人家姑娘!” 薛姨妈道:“这都是命中注定的,咱们这样的人家,还有什么别的可说呢?幸好有了身孕,将来生个外孙,必定有出息,以后也算是有个盼头。你看大奶奶,如今兰哥儿中了举人,明年再中进士,不就做了官了么。她以前吃的苦也算没白吃,如今的好日子,也是她为人善良的回报。我们姑娘的心性,姊姊你是知道的,她不是刻薄轻佻的人,姊姊倒不必太过担忧。” 王夫人听了薛姨妈这番话,觉得很有道理,心想:“宝钗小时候就很是廉静寡欲,极其喜爱素淡,所以才会有这样的事。想来人生在世,真的有定数。看着宝钗虽然痛哭,可她端庄的样子一点没变,还反过来劝慰我,这真是难得!没想到宝玉这样一个人,在这尘世中的福分竟一点都没有!” 想了一会儿,心里也宽慰了一些。又想到袭人身上:“要是说别的丫头,倒没什么难办的,年纪大的配出去,年纪小的服侍二奶奶就行了。唯独袭人,可该怎么安置呢?” 此时人多,也不好说,只能等晚上和薛姨妈商量。

那天,薛姨妈没有回家,因为担心宝钗痛哭,便留在宝钗房里劝解。宝钗却是个极其明理的人,思前想后,觉得 “宝玉本就是个奇异之人。前世的因缘,早已注定,实在没必要怨天尤人”。还把这些大道理说给母亲听。薛姨妈听了,心里反倒安定下来,便到王夫人那里,先把宝钗的话转述了一遍。王夫人点头叹道:“要说我没德行,不该有这么好的媳妇。” 说着,又伤心起来。薛姨妈又劝慰了一会儿,接着又提起袭人,说:“我看袭人近来瘦得厉害,她一心想着宝哥儿。正妻理应守节,屋里人愿意守节的也有。只是这袭人,虽说算个屋里人,可到底她和宝哥儿并没有正式行过房。” 王夫人道:“我刚才也在想,正打算等妹妹你来商量商量。要是放她出去,恐怕她不愿意,又要寻死觅活的;要是把她留下,又怕老爷不同意。所以很为难。” 薛姨妈道:“我看姨老爷肯定不会让她守节的。再说姨老爷也不知道袭人的具体情况,想来不过就是个丫头,哪有留下的道理呢?只要姊姊你叫她本家的人来,好好吩咐他们,给她找一门正经亲事,再多陪送些东西。那孩子心地善良,年纪又轻,也不枉跟了姐姐这么久,也算是姐姐待她不薄了。袭人那边,还得我去细细劝劝她。就算叫她家里人来,也先别告诉她,等她家里真的找好了好人家,我们再打听打听,要是那家人真的衣食无忧,女婿长得也像个样子,然后再让她出去。” 王夫人听了,说道:“这个主意很好。不然让老爷冒冒失失地处理,我岂不是又害了一个人么!” 薛姨妈听了,点头道:“可不是么!” 又说了几句,便告辞了王夫人,仍旧回到宝钗房中。

薛姨妈见袭人满脸泪痕,便耐心地劝解开导了好一会儿。袭人向来老实,不善言辞,薛姨妈说一句,她就应一句,之后说道:“我不过是个下人,姨太太看得起我,才跟我说这些贴心话,我从来不敢违抗太太的意思。” 薛姨妈听她这么说,心想:“真是个柔顺的好孩子!” 心里越发喜欢她了。宝钗又从大道理的角度,跟袭人讲了一番,众人这才各自平静下来。

过了几天,贾政回到家中,众人都出来迎接。贾政见贾赦、贾珍也都回家了,弟兄叔侄相见,大家纷纷讲述分别后的种种情况。之后,内眷们聚在一起,不免又想起了宝玉,众人又伤心了一阵。贾政见状,出声喝止道:“这都是命中注定的事。如今只要我们在外好好操持家事,你们在内好好协助,绝不能再像从前那样散漫了。别房的事,各有各的人料理,也不用我们操心。咱们本房的事,家里的一切都交给你,都要依照规矩行事。” 王夫人便把宝钗有孕的事告诉了贾政,还说打算把丫头们都打发出去。贾政听了,只是点头,没有说话。

第二天,贾政进宫,向大臣们请教说:“承蒙圣上恩典,我满心感激,但我还在守孝期间,不知该如何谢恩,还望大人们指教。” 众朝臣说会代他奏请圣上定夺。圣上恩威浩荡,当即命贾政进宫面圣。贾政进宫谢恩后,圣上又降下许多旨意,还问起宝玉的事情。贾政如实回奏。圣上听了,觉得十分惊奇,下旨说,宝玉的文章写得清新奇妙,想必他是经历过世间种种的人,所以才能如此。若他在朝中为官,定能有所作为。但他既然不敢接受朝廷的爵位,那就赏他一个 “文妙真人” 的道号。贾政听了,赶忙叩头谢恩,然后出宫。

贾政回到家中,贾琏和贾珍迎了上来,贾政把在朝廷里的事情跟他们讲了一遍,众人听了都很高兴。贾珍便回禀说:“宁国府已经收拾好了,特来回明老爷,我打算搬过去。栊翠庵圈在园子里面,让四妹妹在那里静心修行。” 贾政听了,没有说话,过了半晌,才嘱咐了众人一番要报答圣上恩情的话。贾琏趁机回禀说:“巧姐的亲事,父亲和太太都愿意把她许配给周家做媳妇。” 贾政昨晚已经知道了巧姐的事情经过,便说:“大老爷和大太太做主就行了。别觉得乡下不好,只要人家清白,孩子肯读书上进就行。朝廷里那些当官的,难道都是城里人吗?” 贾琏连忙应道:“是。” 接着又说:“父亲年纪大了,况且还有痰症的病根,不如静养几年,家里的事情,往后还得靠二老爷主持。” 贾政说:“说起在乡下静养,我很是赞同。只是我受圣上的恩情太重,还没来得及报答啊。” 贾政说完,便进内宅去了。贾琏派人把刘姥姥请来,把这门亲事定了下来。刘姥姥见了王夫人等人,便说些周家以后会如何升官发财、子孙昌盛之类的吉祥话。

正说着,丫头进来回禀:“花自芳的媳妇进来请安。” 王夫人问了她几句话,花自芳的媳妇说,有亲戚做媒,男方是城南的蒋家,家里有房有地,还有铺面。姑爷年纪稍大一些,但还没娶过亲,而且长得一表人才,是百里挑一的好小伙。王夫人听了,觉得不错,便说:“你去应下这门亲事,过几天再来接你妹妹吧。” 王夫人又派人去打听,大家都说蒋家不错。王夫人便把这事告诉了宝钗,又请薛姨妈把详细情况跟袭人说了。袭人听了,心里悲痛万分,但又不敢违抗命令。她想起那年宝玉去她家时,说死也不离开贾府的话,如今太太却硬是做主让她嫁人。“要是我守在这里,别人会说我不知羞耻;要是嫁过去,又实在不是我的心愿。” 想到这些,袭人哭得泣不成声。薛姨妈和宝钗等人好言相劝,袭人静下心来想:“我要是死在这里,反倒辜负了太太的一片好心。我真要死,也该死在自己家里。”

于是,袭人含着悲伤,向众人叩头辞别。姐妹们分别时,自然又是一番难舍难分的场景。袭人怀着必死的决心上了车,回到家见到哥哥嫂子,又是一阵痛哭,只是说不出话来。花自芳把蒋家送来的聘礼都拿给她看,又把自己为她置办的嫁妆一一指给她瞧,还说哪些是太太赏的,哪些是自己买的。袭人此时更是难以开口。在家里住了两天,她仔细一想:“哥哥办事很妥当,我要是死在哥哥家里,岂不是又害了哥哥。” 思来想去,左右为难,真是柔肠百转,几乎要肝肠寸断,最后只能强忍着悲痛。

到了迎娶的日子,袭人本就不是那种泼辣的性格,只能委委屈屈地上了花轿,心里想着到了那边再做打算。没想到进了蒋家,发现蒋家办事非常认真,完全按照正房太太的规矩来操办。一进门,丫头和仆妇们都称她为奶奶。袭人此时想要死在这里,又怕害了人家,辜负了蒋家的一番好意。新婚之夜,她原本哭着不肯顺从,那姑爷蒋玉菡却极其温柔体贴,处处顺着她。到了第二天开箱整理衣物时,蒋玉菡看到一条猩红汗巾,这才知道袭人是宝玉的丫头。原来他当初只知道袭人是贾母的侍儿,怎么也想不到会是她。此时蒋玉菡想起宝玉对自己的旧日情谊,心里满是愧疚,对袭人更加殷勤周到,还故意拿出当年宝玉和他交换的那条松花绿汗巾。袭人看了,才知道这个姓蒋的就是蒋玉菡,这才相信姻缘天定。袭人便把自己的心事说了出来,蒋玉菡听了,也深感叹息,对她更加敬重,不敢勉强她,反而越发温柔体贴,弄得袭人真的没有寻死的念头了。看官们,虽说一切都是命中注定,无可奈何。但无论是犯错的子孙、孤苦的臣子,还是坚守道义的丈夫、守节的妇人,这 “不得已” 三个字,也不是随便就能推脱责任的。这就是袭人被列入又副册的原因。正如前人经过桃花庙时所写的诗中说的:

千古艰难惟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

暂且不说袭人从此开启了新的生活。且说那贾雨村,因为犯了贪污勒索的罪案,被审明定罪。如今遇到朝廷大赦,他被革去官职,贬为平民。贾雨村让家眷先行,自己带着一个小厮,一车行李,来到了急流津觉迷渡口。只见一个道士从渡头的草棚里出来,走上前来和他握手相迎。贾雨村认出是甄士隐,连忙行礼。甄士隐说:“贾老先生,别来无恙啊?” 贾雨村说:“老仙长,真的是甄老先生!为何前次相逢时,您却装作不认识我?后来得知您的草亭被火烧了,我心里很是惶恐。今日有幸再次相逢,更觉得老仙翁道德高深。只可惜我愚笨,执迷不悟,才落得今天这般下场。” 甄士隐说:“之前老大人身居高位,我怎敢贸然相认!因为我们是故交,我才斗胆跟您说过几句,没想到老大人却对我如此疏远。不过,富贵与穷困、通达与坎坷,也并非偶然。今日能再次相逢,也是一件奇事。这里离我的草庵不远,能否请您移步,咱们好好聊聊?”

贾雨村欣然答应,两人携手同行,小厮赶着车跟在后面,来到了一座茅庵。甄士隐把贾雨村请进屋内坐下,小童献上茶来。贾雨村便向甄士隐请教超脱尘世的缘由。甄士隐笑着说:“一念之间,尘世与仙境便截然不同。老先生从繁华的尘世中来,难道不知道在那温柔富贵乡中,有个叫宝玉的人吗?” 贾雨村说:“怎么会不知道。最近听说,他也出家遁入空门了。我当年也曾和他有过几次往来,真没想到他竟如此决绝。” 甄士隐说:“并非如此。这一段奇缘,我早就知道了。当年我和先生在仁清巷旧宅门口说话之前,我就已经见过他一面了。” 贾雨村惊讶地问:“京城离您的家乡那么远,您怎么会见到他?” 甄士隐说:“我们神交已久了。” 贾雨村说:“既然如此,那如今宝玉的下落,仙长一定知道。” 甄士隐说:“宝玉,就是那块宝玉啊。在荣宁两府被查抄之前,宝钗和黛玉分离之时,那块玉就已经离开了尘世。一是为了躲避灾祸,二是为了促成一段缘分,从此前世的缘分了结,宝玉的形体和本质归一。之后又稍稍显示了一些神灵的迹象,让他高中举人,子孙显贵,这才显出那块玉是天地灵气所锻造的宝物,非人间寻常之物可比。之前由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带着下凡,如今尘缘已尽,仍然是这两人把它带回原处,这就是宝玉的下落。” 贾雨村听了,虽然不能完全明白,但也明白了大概,便点头叹息道:“原来是这样,我竟然不知道。但那宝玉既然有如此来历,为何又会情迷至此,后来又能如此豁然醒悟呢?还请仙长指教。” 甄士隐笑着说:“这件事说起来,老先生未必能完全理解。太虚幻境就是真如福地。在那里翻阅了册子,知晓了事物的起始和终结的道理,回顾了一生的经历,怎么能不醒悟呢?仙草回归本真,那通灵宝玉又怎么会不恢复原样呢!” 贾雨村听了,还是不太明白。他知道这是仙家的玄机,也不便再问,于是又说:“宝玉的事情已经听仙长讲过了,只是我们家族的闺秀那么多,为何从元妃往下算,结局都很平常呢?” 甄士隐叹息道:“老先生别怪我直言,你们贵族家的女子,都是从情天孽海而来。大凡古今的女子,‘淫’字固然不能沾,这‘情’字也是沾染不得的。所以崔莺莺、苏小小,无非是仙子动了凡心;宋玉、司马相如,也不过是文人的言语造孽。凡是情思缠绵的,那结局就不堪设想了。” 贾雨村听到这里,不禁拈着胡须长叹,接着又问:“请教老仙翁,那荣宁两府,还能像从前一样兴旺吗?” 甄士隐说:“积福行善,祸及淫恶,这是古今不变的道理。如今荣宁两府,善良的人在修善缘,作恶的人也在悔过,将来贾兰和贾桂都会有出息,家道复兴,这也是自然而然的事。” 贾雨村低头沉思了许久,忽然笑着说:“对了,对了。现在贾府中有个叫贾兰的已经中了乡试,正好应了‘兰’字。刚才老仙翁说‘兰桂齐芳’,又说宝玉‘高魁子贵’,莫非他有遗腹子,将来可以飞黄腾达?” 甄士隐微微一笑,说:“这是以后的事,不便过早透露。” 贾雨村还想再问,甄士隐却不再回答,而是让人准备饭菜,邀请贾雨村一起用餐。

吃完饭后,贾雨村还想询问自己的命运归宿,甄士隐说道:“老先生暂且在这草庵休息,我还有一段尘世的缘分尚未了结,正好在今日结束。” 贾雨村惊讶地问:“仙长您如此潜心修行,竟然还有未了之俗缘?” 甄士隐回答:“不过是一段儿女私情罢了。” 贾雨村听了,越发觉得惊奇,问道:“仙长,此话怎讲?” 甄士隐解释道:“老先生有所不知,我的女儿英莲,自幼便遭遇劫难,老先生初次为官时,还曾处理过与她相关的案子。如今她嫁入薛家,因难产结束了尘世的劫难,在薛家留下一子,以延续薛家的香火。此刻正是她脱离尘缘的时候,我得去度化她。” 甄士隐说完,便拂袖起身。贾雨村心中迷迷糊糊,就在这急流津觉迷渡口的草庵中睡着了。

甄士隐独自去度化香菱,将她送到太虚幻境,交给警幻仙子核对名册。刚走过牌坊,就看见那和尚与道士飘飘悠悠地走来。甄士隐迎上去说道:“大士、真人,恭喜恭喜!尘世的情缘都了结清楚了吗?” 和尚与道士回答:“情缘还没有完全了结,不过那块顽石已经回来了。还得把它送回原来的地方,把它下凡的后事交代清楚,才不枉它来这世间走一遭。” 甄士隐听了,便拱手告别。和尚与道士仍旧带着那块玉,来到青埂峰下,将宝玉安置在女娲炼石补天的地方,然后各自云游去了。从此以后,便有了 “天外书传天外事,两番人作一番人” 的说法。

有一天,空空道人又从青埂峰前路过,看到那块补天未用的石头仍在那里,上面的字迹依旧清晰。他便从头到尾细细地看了一遍,发现后面的偈文之后,又详细叙述了许多故事收尾的情节。空空道人点头叹道:“我以前看到石兄这段奇妙的文字,原本就说它可以流传于世,成为传奇,所以曾经抄录过,但那时还没看到它返本还原的结局。不知道什么时候又有了这样一段佳话,这才知道石兄下凡一次,历经磨砺,修成圆满觉悟,也算是没有遗憾了。只怕时间一长,字迹模糊,反而出现错误,不如我再抄录一遍,找个世间清闲无事的人,托他将其传遍天下,让世人知道这故事看似奇特却又不奇,看似通俗却又不俗,看似真实却又不真,看似虚假却又不假。也许能让那些被尘世之梦困扰的人,听着鸟叫声,唤起回归本心的念头;又或许这故事能像那有灵性的山石,飞来为世人解悟,也未可知。” 想到这里,空空道人便又抄录了一遍,然后将抄本藏在袖中,来到那繁华昌盛的地方,四处寻找可以托付之人。然而,他所遇到的,不是忙着建功立业的人,就是为衣食奔波的人,哪里有闲情逸致去和石头唠嗑。一直寻到急流津觉迷渡口,发现草庵中睡着一个人。空空道人心想,此人必定是个闲人,便想把这抄录的《石头记》拿给他看看。谁知怎么叫都叫不醒这个人。空空道人又使劲拉他,他才慢慢睁开眼睛,坐起身来。空空道人把抄本递给他,他匆匆看了一遍,便又扔回来说:“这事我亲眼见过,全都知晓。你这抄录的内容没有差错,我只给你指一个人,你托他传出去,就可以为这段新奇的故事画上句号了。” 空空道人急忙问是何人,那人说:“你要在某年某月某日某时,到一个叫悼红轩的地方,找一位曹雪芹先生,就说贾雨村托他做此事。” 说完,又躺下睡了。

空空道人牢牢记住这番话,也不知过了多少世多少劫,果然找到了一个叫悼红轩的地方,只见曹雪芹先生正在那里翻阅历代的古史。空空道人便把贾雨村的嘱托说了出来,然后将《石头记》拿给曹雪芹看。曹雪芹先生笑着说:“果然是‘贾雨村言’啊!” 空空道人问道:“先生怎么认得此人,还愿意替他传述呢?” 曹雪芹先生笑着回答:“说你空,你肚子里果然空空如也。既然这是假语村言,只要没有文字错误以及前后矛盾的地方,正好可以和两三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在酒足饭饱之后,于雨夜的灯下,一同消遣寂寞,也不必非得让那些大人物来品鉴传世。像你这样寻根究底,就如同刻舟求剑、胶柱鼓瑟一般迂腐了。” 空空道人听了,仰天大笑,扔下抄本,飘然而去。一边走,一边口中念叨:“果然是敷衍荒唐!不但作者不知,抄者不知,就连阅读的人也不知。不过是游戏笔墨,用来陶冶性情罢了!” 后人看到这本奇妙的传记,也曾题过四句诗,作为对作者缘起之言的进一步阐释:

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

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

红楼梦结!

封神演义始!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双龙夺嫡,废物憨子竟想渔翁得利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大唐极品帝婿五代梦二周目阿斗,开局给刘备念出师表古玉穿越公子崛起水浒:梁山新寨主,好汉绝不招安盘点历史:开局十大农民起义家父是康熙紫鸾记烽烟起之龙啸天下那些年,我爱过的女人挽清:同治盛世始皇帝荒年卖身成赘婿,我有空间肉满仓贰臣华夏先祖屹巅峰扶明录穿越异世:乞丐变首富慕容世家之燕国传奇猎国!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大秦:开局祖龙先祖太孙收手吧,您登基一月灭了九国这位诗仙要退婚穿越,科举逆袭养媳妇大明未央我在明朝当国公带着系统来大宋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大唐:吃货将军半个医士成皇帝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三国之刘辩再造大汉江户旅人大唐:兕子是谁?系小公举吖!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魏武世子之偷香窃玉陪葬傻驸马,竟是绝代军神戏说西域36国契约娇妻:王爷的宠妃浪子列国历险记我从替身成为皇帝抗战之铁血兵锋公子出巡琅琊榜之安定天下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北宋群英录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塞仙志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春秋发明家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帝国联盟大唐房二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在古代逃荒人在三国也修真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贤王传大宋说书人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湛湛露斯卿镇国二公子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向秦始皇送上大学生盛世第一妾冷王追爱,神医王妃有点坏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穿越秦末,打造寡妇村特种部队逼我去和亲,国库空了你哭啥?开局官府发老婆?我卖肾宝赢天下!三国:偷听我心声,蜀汉杀疯了穿越古代被士兵抽,我掏出了手枪都穿越了,谁还循规蹈矩?!逐我北上和亲?我南下擒龙你哭什么天命逍遥王大秦:我助始皇成就万古帝业主和爹,好战妻,只想当咸鱼的他三国刘禅为相父加寿自己却想躺平大明:劈出来的皇长孙大周第一纨绔李隆基的纨绔皇孙回到古代积功德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三国开局觉醒无双神力我乱世杀神穿越红楼,开启与美人的羁绊我的外卖通万朝寒门人杰特种女兵王回到大唐做女帝身为镇北王,我为女帝稳江山开局十颗中子弹,抢夺联合舰队异界风云之君临天下我,贾蓉,不做绿帽王穿越大唐重整山河谋定天下:从一首诗震惊长安开始仓库通明末,我在明末当知县三国:开局触发被动自爆系统哎!天道推着你发展幼帝传奇以捕快之名孤岛的崛起:穿越中世纪大航海之重生主宰开局捡漏美娇妻,乱世造反当皇帝三国:天下不容我,我重塑天下大奸臣当道寒光剑气开局撕婚书,我成就最强镇国公!天命储君扫天下权征争霸,带众女从零开始我在原始社会大杀四方重生小丫鬟,只想安稳一生明末第一狠人:先灭建奴再抢崇祯我本农民,谁把我踢出来【红楼梦】逐回深度解读被抄家后,凶猛世子称霸天下穿越清朝造反我是认真的锦书难托:乱世情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