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州的春日,细雨绵绵。
施世伦坐在轿中,手中捧着一卷《洗冤录》,眉头微蹙。这是他上任扬州巡府的第十日,轿外细雨敲打轿顶的声音,让他心中莫名烦躁。
\"大人,前面就是杨州河畔了。\"护卫施忠的声音从轿外传来。
施世伦正要答话,忽然听得一声凄厉的鸟鸣,轿子猛地一顿。
\"怎么回事?\"
\"回大人,一只斑鸠拦在路中,怎么赶都不肯走。\"施忠的声音里带着几分诧异。
施世伦掀开轿帘,只见一只灰褐色的斑鸠正立在路中央,羽毛凌乱,眼中竟似含着泪水。那斑鸠见施世伦露面,突然扑棱着翅膀,朝着路旁的树林飞去,飞出一段又折返回来,如此反复。
施世伦心中一动:\"施忠,你且跟上这斑鸠,看它要带我们去何处。\"
施忠领命,带着两名衙役跟随斑鸠而去。施世伦下了轿,缓步跟在后面。细雨打湿了他的官服,他却浑然不觉。
斑鸠引着众人来到一处废弃的院落,院中杂草丛生,一口枯井格外显眼。那斑鸠落在井沿上,发出一声悲鸣,随即振翅飞走。
\"大人,这井......\"施忠欲言又止。
施世伦走近井边,一股阴冷之气扑面而来。他俯身望去,井底漆黑一片,隐约可见几根白骨。
\"施忠,你下去看看。\"
施忠应声,取来绳索系在腰间,缓缓下到井底。不多时,井底传来他的惊呼:\"大人,井底有一具白骨!\"
施世伦心中一沉:\"可有什么发现?\"
\"有一枚玉佩,还有......\"施忠的声音突然顿住,\"大人,这白骨的手骨上,还缠着一缕红绳。\"
施世伦立即命人将白骨打捞上来。经过仵作查验,死者是一名年轻女子,死亡时间约在五年前。那枚玉佩质地普通,却刻着一个\"翠\"字。
\"大人,这玉佩......\"施忠欲言又止。
施世伦接过玉佩,细细端详:\"这是丫鬟常用的玉佩,上面刻的'翠'字,想必是她的名字。\"
正在此时,那只斑鸠又飞了回来,在众人头顶盘旋。施世伦若有所思:\"施忠,你带人去打听打听,五年前这附近可有什么丫鬟失踪。\"
施忠领命而去。不多时,他匆匆返回:\"大人,打听到了。五年前,这院子的主人王员外家确实有个叫小翠的丫鬟突然失踪。王员外说她偷了钱财逃走了,还报了官。\"
施世伦眼中精光一闪:\"走,去王员外家。\"
王员外的宅邸坐落在江都县城东,朱门高墙,气派非凡。施世伦带着施忠等人来到门前,还未通报,就见一个身着锦袍的中年男子匆匆迎了出来。
\"不知知府大人驾到,有失远迎,有失远迎!\"王员外满脸堆笑,额角却渗出细密的汗珠。
施世伦不动声色地打量着他:\"本官初到江都,特来拜访乡绅。听闻王员外是本地首富,特来讨教。\"
王员外连连摆手:\"不敢当,不敢当。大人请进,请进。\"
一行人进了正厅,分宾主落座。施世伦端起茶盏,状似随意地问道:\"听闻王员外五年前曾有个叫小翠的丫鬟?\"
王员外手中的茶盏猛地一晃,茶水溅出几滴。他强笑道:\"是,是有这么个丫鬟。不过她偷了钱财逃走了,我还报了官呢。\"
\"哦?\"施世伦放下茶盏,\"不知她偷了何物?\"
\"这个......\"王员外支吾道,\"是一些金银首饰。\"
施世伦从袖中取出那枚玉佩:\"可是这枚玉佩?\"
王员外脸色大变:\"这......这是......\"
正在此时,那只斑鸠突然从窗外飞入,在厅中盘旋尖叫。王员外吓得从椅子上跌坐在地,指着斑鸠颤声道:\"妖......妖怪!\"
施世伦冷笑一声:\"王员外为何如此惊慌?不过是一只斑鸠罢了。\"
王员外瘫坐在地,浑身发抖。施世伦起身道:\"来人,搜!\"
施忠带着衙役冲入内院。不多时,施忠捧着一个木匣回来:\"大人,在书房暗格中发现此物。\"
施世伦打开木匣,里面是一叠书信和一根红绳。他展开书信,脸色渐渐凝重。信中赫然是王员外与山贼勾结,贩卖私盐的证据。而那根红绳,与井中白骨手上的一模一样。
\"王员外,你还有何话说?\"施世伦厉声喝道。
王员外面如土色,瘫软在地。在证据面前,他终于招供:原来五年前,小翠无意间发现了王员外与山贼往来的书信。王员外为灭口,将她推入井中。那只斑鸠,正是小翠生前所养。
案件告破,王员外被押入大牢。施世伦命人妥善安葬小翠的遗骨。下葬那日,那只斑鸠在坟前盘旋三圈,长鸣一声,振翅飞入云霄,再也不见踪影。
江都百姓无不称颂施世伦明察秋毫,连鸟儿都来鸣冤。从此,施世伦\"青天\"之名,传遍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