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晚晚那句“真正的般配”像根钉子,戳在何惠民心口上。
他扯了扯嘴角。
“般配?谁知道呢。不过省城的人,背景那么复杂,看着是挺风光,可内里什么样谁能说得清?你可别被那层光鲜亮丽的皮给骗了。”
他声音压得低低的,带着点藏不住的酸溜溜的味道。
“你想想,他那种身份地位的人,身边能缺了主动往前凑的?到时候你带着四个孩子嫁过去,人家家里能真心待见?日子真能像你想的那么好过?”
他停顿了一下,语气也重了几分:“苏婉,我劝你一句,你可得想清楚了!别一头热就栽进去,到时候受了委屈,哭都没地方哭去!”
苏晚晚听着他这番“掏心掏肺”的劝告,觉得有点好笑。
这是典型的吃不着葡萄硬说葡萄酸吧?
但也是真的关心自己,这个情她还是领的。
“谢谢你的提醒,这些事,我心里有数的。再说了,我没你想的那么傻。”
话音刚落,病房里突然传来一声凄厉到变调的尖叫,紧接着就是那个莽撞男人的嘶吼:“医生!医生!俺媳妇是不是要生了!?”
两人立刻转身冲回病房。
只见年轻的孕妇蜷缩着身体,汗水把额前的头发都打湿了。
因为宫缩,疼得连话都说不出来,牙关紧咬,双手死死抓着身下的褥子。
男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颠三倒四地念叨:“咋办啊医生?咋就疼成这样呢……到底该怎么办啊?”
何惠民迅速上前检查了一下,脸色比刚才更加难看,对着苏晚晚急促地摇了摇头:“还是臀位,宫缩非常密,看样子羊水随时会破,等不了了!”
他看向六神无主的男人,“必须立刻做决定,臀位强行顺产风险极大,孩子和大人都可能有危险!剖腹产是最稳妥的办法!”
“不剖!不能剖啊!”
男人脖子一梗,眼睛通红地吼道:“少吓唬人,俺姐生孩子的时候也疼,但后来忍忍也生下来了。我看你们就是想多收钱!俺们乡下人没那么多讲究!”
何惠民气得嘴唇发抖,却又知道跟这种浑人讲道理没用,急得额角青筋直跳。
“都别吵了!听我的!”
苏晚晚深吸一口气,走到床边。
“何医生,这事儿我有经验,我来给她接生!你出去,让刘护士进来帮我!这位大哥,你先出去等着,别在这里影响我们工作!”
转而柔声对孕妇说道:“妹子,别怕,放松,跟着我吸气……对……再呼气……很好,就这样……”
上辈子她在急诊科,配合妇产科主任处理过类似病例,找准宫缩的间隙,双手轻轻覆在孕妇高高隆起的腹部,一边用温和的声音安抚着孕妇的情绪,一边沉稳且用力地开始手动调整胎位。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狭小的产房里异常安静,只剩下孕妇压抑的、粗重的喘息声,以及苏晚晚清晰的指令。
何惠民紧张地站在门口,手心里全是汗。
终于,在一次宫缩过后,苏晚晚慢慢直起身,轻轻吁了口气,“好了,胎位转过来了,是头位了!”
没过多久,伴随着一声响亮有力的婴儿啼哭,一个皱巴巴、红彤彤的小生命顺利降生。
母子平安!
门外的男人听到这哭声,激动得双腿一软,跪倒在门前。
“太好了,谢谢你啊女大夫!谢谢你救了俺媳妇和娃!俺……俺刚才不是人!俺混蛋!俺给你磕头了!砰砰砰!”
苏晚晚徒手转胎位、顺利接生臀位难产儿的本事,像风一样传了出去。
一时间,“苏医生”的名声彻底打响了。
卫生院的妇科门诊突然之间变得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以前那些因为害羞,或者觉得是小毛病忍忍就过去的妇女们,现在都壮着胆子找上门来,指名要苏医生看病。
还有不少附近村子的孕妇,听说了苏医生技术好、人又耐心,也纷纷跑来卫生院做产检,咨询各种怀孕生养的问题。
苏晚晚一下子忙得脚不沾地,诊室门口常常排起一小溜长队。
相比之下,何惠民那边就显得冷清了不少。
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他第一次清晰地认识到,不是农村妇女身体好,没病痛,而是她们一直被各种原因忽视了,或者羞于向男医生启齿。
自己以前……有些想当然了,工作做得不够到位。
沉默片刻,何惠民从抽屉里拿出一份空白的报告表格,在纸上一笔一划地认真填写起来。
报告的标题处,他郑重地写下——“关于提升苏婉同志为正式医生的申请报告”。
几天后,苏晚晚收到了公社卫生院下发的通知文件,经过上级研究决定,鉴于她在工作中的突出表现和专业能力,破格提拔她为卫生院的正式医生,享受和何惠民同等的工资和福利待遇。
她拿着那份盖着鲜红印章的文件,反复地看了好几遍。
太好了!
她距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近了!
这天苏晚晚刚下班回到家,就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喧哗。
前些日子送自行车来的那个男人又出现了,这次他身后一位同志,两人合力抬着一个用草绳捆扎得结结实实的方方正正的大木箱。
“苏医生!苏医生在家吗?”
苏晚晚连忙走了出去。
“苏医生,恭喜啊!听说您转正成正式医生了,聂同志知道了特别高兴,特意让我再送样东西过来,这也是……嘿嘿,第二件彩礼!”
说着,他小心翼翼地把木箱子放到院子中央,然后手脚麻利地解开草绳,撬开木板。
箱子里面露出的东西,让所有围观的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那竟然是一台崭新的,带着两根长长天线的,方方正正的——黑白电视机!
“电视机!是黑白电视机!”
“我的天老爷!我这辈子还是头一回见到电视机呢!”
“这玩意儿得多少钱啊?怕是比那自行车还要贵老鼻子了吧!”
“乖乖隆的咚!以后可以上苏婉家看电视了!”
人群彻底沸腾了,惊叹声、议论声、羡慕声交织在一起,比上次送自行车的时候还要轰动。
整个玉牛村,不,整个红旗公社,只有苏婉家有这种稀罕物件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