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个车马行时,沈昭昭突然停下脚步。
院里拴着几头毛驴,正在悠闲地吃草料。
\"掌柜的,驴车怎么卖?\"她扬声问道。
车马行的老板是个精瘦的汉子,上下打量他们一番:\"带车厢的十五两,不带车厢的十两。\"
沈昭昭讨价还价一番,最终以十二两银子买下一头健壮的灰驴和简易板车。
老板还送了一副鞍具和半个月的草料。
\"这下大牛不用那么累了。\"沈昭昭摸着驴子的鬃毛说。
李大牛新奇地围着驴子转圈,学驴叫把真驴都吓一跳。
回到客栈,李老太看见驴车惊喜不已,小虎更是兴奋地爬上爬下。
沈昭昭把剩下的银票缝进贴身的衣袋里,只留些碎银子日常用。
晚饭是在客栈大堂吃的,一盆热腾腾的羊肉汤,两盘炒时蔬,还有白面馒头。
小虎吃得满嘴流油,李老太也难得吃了两大碗。
\"明天一早就出发。\"沈昭昭小声说,\"我刚才听说北边灾情严重,难民已经开始往这边来了。咱们得赶在前头。\"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沈昭昭就轻手轻脚地起床了。她刚穿好衣服,就听见李大牛在院子里跟驴子说话。
\"你要乖,拉车不要偷懒...\"李大牛一本正经地教育驴子,\"大牛给你吃胡萝卜...\"
沈昭昭倚在门框上,看着这一幕忍不住微笑。
阳光透过晨雾洒在丈夫宽阔的背上,给他镀上一层金边。
吃过早饭,一家人收拾妥当,驾着新买的驴车缓缓驶出城门。
守城的还是昨天那个麻脸兵丁,看见他们多了辆驴车,惊讶地挑了挑眉。
\"发财啦?\"兵丁调侃道。
沈昭昭笑着塞给他几个铜钱:\"托您的福。\"
驴车比人拉板车快多了,不一会儿就把青石县远远抛在身后。
小虎坐在车上数云朵,李老太闭目养神,李大牛则专心致志地赶车,时不时跟驴子说几句话。
\"昭昭看!\"李大牛突然指着路边,\"好多花花!\"
沈昭昭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见一片野菊花在秋风中摇曳,金灿灿的像撒了一地阳光。
\"真好看。\"她轻声说,悄悄握住了丈夫粗糙的大手。
驴车\"吱呀吱呀\"地向前行进,车轮碾过的地方,扬起细细的尘土。
官道上尘土飞扬,沈昭昭坐在板车边缘,望着前方蜿蜒的道路。
起初,道路还算空旷,可不过一两日的功夫,情况就发生了变化。
他们渐渐发现,路上开始出现拖家带口的人群。
衣衫褴褛的流民们佝偻着背,脸色蜡黄,眼睛里透着绝望。
\"娘,那个小妹妹为什么在啃树根?\"小虎趴在板车边缘,指着路边一个瘦得只剩皮包骨的小女孩。
沈昭昭一把将孩子搂进怀里,挡住他的视线:\"她在找吃的...\"
李老太叹了口气,低声对沈昭昭道:\"北方灾情比我们想的更早,这些人怕是已经走了一两个月了。\"
沈昭昭心头一紧。
她深知,用不了多久,流民的数量定会如潮水般激增。
“大牛,咱们得加快赶路的速度,”
沈昭昭焦急地对赶车的大牛说道,“晚一步,这路上可就乱套了。人心一旦变了,咱们车上这么多东西,到时候可就成了别人眼中的肥肉,土匪、流民,哪个都不会放过咱们。”
大牛重重地点了点头,扬起手中的鞭子,“啪” 的一声,催促着马匹加快脚步。
就这样,他们一连赶了四五天的路。
说来也怪,或许是因为沈昭昭在上个世界获得的好运加成,一路上竟收获颇丰。
他们在山林间发现了不少野鸡、野兔,草丛里还捡到了野鸡蛋,甚至在一处隐蔽的山谷中,找到了一株年份不浅的人参。
沈昭昭望着这意外之喜,不禁想起了赵家村。
如今赵家村想必也被灾情笼罩,村民们大概也踏上了逃荒之路。
这一日,天色渐暗,阴沉沉的乌云仿佛要压下来一般。
恰好前方出现一座野外破庙,沈昭昭当机立断,说道:“咱们就在这破庙歇脚吧,看这天气,怕是要有大雨。”
众人纷纷点头,将车停到了破庙前。
刚把行李物品安置妥当,就听到庙外传来一阵嘈杂的人声。
只见一家子七八口人缓缓走进破庙,他们衣衫褴褛,面容憔悴。
显然,他们也没料到这破庙里已经有人了。
为首的三个青年男子警惕地将妇孺护在身后,双方僵持了片刻。
\"对不住,我们不知道有人。\"年长的青年拱手道,嗓子哑得厉害,\"我娘病了,就想找个地方歇脚...\"
沈昭昭这才注意到他们抬着个白发老妪,老人面色灰败,呼吸微弱得几乎看不见胸膛起伏。
\"那边还有空地。\"李老太指了指庙堂另一侧。
那家人千恩万谢,小心翼翼地将老人安置在干草堆上。
三个年轻男子,看样子是老太太的儿子,满脸焦急与悲伤。
还有三个妇女,带着四个孩子,一家人的脸上写满了疲惫与绝望。
沈昭昭他们静静地看着这一切,没有贸然上前搭话。
此时,小虎正眼巴巴地盯着锅里煮着的肉粥,肉香四溢,弥漫在整个破庙中。
“小虎,别急,粥马上就好。” 沈昭昭轻声说道,一边拿起勺子,准备给小虎盛粥。
就在这时,那边传来了更为悲切的哭声。
老太太的病情愈发危急,一个稍年长的青年,声音颤抖地说道:“儿子不孝啊,没能让娘在临终前吃上一顿饱饭。”
几个小辈也跟着放声大哭,场面十分凄惨。
其中一个青年,犹豫再三,终于站起身来,朝着沈昭昭他们这边走来。
他满脸窘迫,眼中含着泪,“扑通” 一声跪在了沈昭昭面前,哀求道:“好心的夫人,求您舍一碗粥给我娘吧,她…… 她怕是撑不了多久了。”
沈昭昭等人被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吓了一跳,连忙伸手去扶他,说道:“快起来,快起来,这是做什么。”
随后,沈昭昭毫不犹豫地盛了一碗粥,递给了这位青年。
看着眼前这一幕,众人心中皆是五味杂陈。
青年端着粥,小心翼翼地走到老太太身边,一勺一勺地喂着。
然而,老太太只喝了几口,便缓缓闭上了眼睛。
一时间,哭声震天,整个破庙都沉浸在悲痛之中。
沈昭昭望着这场景,心中明白,往后这样的事情恐怕会越来越多。
\"这是俞东郡的口音。\"李老太突然低声道,\"听路上人说那边三个月前就绝收了。\"
半夜里,那家人葬了老人回来,个个眼睛红肿。
第二日
年长的青年走到沈昭昭面前,又要下跪,被她一把扶住。
\"恩人,这点干粮您收着。\"他从怀里掏出个布包,里面是几块黑乎乎的杂粮饼,\"我们...我们没什么能报答的...\"
沈昭昭鼻子一酸,转身从板车上取下一袋野菜菌菇和一小袋杂粮:\"拿着吧,你们还有孩子。\"
青年愣住了,眼泪唰地流下来:\"这...这怎么使得...\"
\"拿着!\"李大牛突然开口,声音比平日沉稳许多。
他一把将袋子塞进青年手里,\"路上小心。\"
沈昭昭惊讶地看向丈夫,发现他眼神清明了一瞬,又很快恢复懵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