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的话
这本书主要是弥补一下我年少时候的缺憾,记得在六七岁的时候第一本看到的小说竟然是武松打虎,也就是水浒传的,小时候家里穷,没什么钱,那个小人书似的故事,也不知道是我的父亲从哪里整过来的,要是从好笑的地方来说起,就那一个武松打虎的小故事,我看了整整两年,因为我没有任何其他形式的额资源去购买其他的书籍,记得那时候没有手机用的都是那种诺基亚老年机之类的产品,可能是那时候这些产品用久了,现如今依旧比较抗拒这些现代电子产品。那时候人都单纯,不像现在这样,这么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11岁的时候用收音机听了,单田芳的白眉大侠就是金庸的那个小说,那时候外婆还在世,我们晚上就一家人坐在农村瓦房土炕上看电视,现在依旧很怀念那时候童年的时光,上树采果,下河抓鱼,喂鸡,逗狗,看驴,有的时候在不去上学的时候还会到自个儿家的后山去踏青,通俗不严格上意义来说就是溜达,那时候真的很快乐,我读的第一本恐怖小说,还是在我14岁的时候,我的一个远方表姐给我从他们那带回来的一本叫民间鬼故事的恐怖小说,时候有一部分看不懂嘛,因为还小,所以不会觉得害怕,至今,哪怕是回想起来,还是有那么一丝丝的恐惧,再后来就是用老年机,也就是诺基亚里面有那个电话收听功能,从那开始就听各种鬼故事和评书和相声,还有音乐了
哪怕是现如今换到现在的平板手机,还是依旧很怀念那时候的时光
由于在小时候读了很多书,呃,也听了不少故事,所以15岁的时候就萌生出了写一部恐怖小说的念头,不过那时候比较小嘛,没有那么多灵感词汇很匮乏,文化比较低,所以才写了五六章,便搁置下来了,或许也是因为开始上学了,比较繁忙,没有当初那种无忧无虑的感觉了吧,近几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习的知识越来越多,见识广了,视角也就广了,突然就想起来之前曾经写到的这篇文章,便回忆起来,想去完成它,那算是童年的一部分缺憾,不过到现在啊,作者本人学习依然不太好,虽然说看了很多书,去了很多地方,见到了很多事,脑袋依旧是不灵光,所以写出的东西依旧比较烂吧,就当给大家图一乐呵了,也算是完成年幼时期未完成的一段故事经历,至于我其他写的那几本书像什么,《梧茗诗歌篇》,《流浪前夕》,以及最近写的发牢骚的感悟散文《忆梦:海鞘涯生》,我觉得都不咋地,但是对自身以及人生命运矛盾的一种叹息吧,虽然说不咋地,但也是有那么丁点的感悟,各位读者听众要是有兴趣的话,也可以去看一看,就算是当听了我一堆垃圾话,消磨了时间,也算是图一乐呵吧,情况,大概就是这么个情况,由此可见,作者的文笔确实很垃圾,不是那块写东西的料,当时发发牢骚吧,抒发抒发自己的情绪,自身也算是有自知之明的,知道有得有失了。从这点来看,虽然活的依旧很烂,但至少能看得清自己,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也许这就够了。这么些年总是学艺不精,干什么都干不太好,科学,玄学,文化,经书,历史,技艺,几乎都是浅尝辄止,总是碌碌无为,没什么成就。其实也没什么可说的,纵使之中也没什么意义,人生嘛,活着不就是这个样子嘛,咋活不是活呢?穷人有穷人的活法,富人有富人的活法。差不多就这么多吧,也没什么可说的,就这样吧。
山高路远,祝大家和乐安康,步步高升,江湖再见,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