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稳稳停在村口,陈牧率先跳下车,转身打开车门,扶着妈妈李秀下车。此时,双胞胎弟弟陈海和妹妹陈雨正兴奋地在车内张望,小身子不停地扭动。
爷爷奶奶满脸笑意,蹒跚着快步迎上来。半年未见,双胞胎的变化可把老两口惊到了。原本还在襁褓里的小不点,如今已经开始扶着东西学走路了。
爷爷眼中满是惊喜与慈爱,大步走向车边,弯下腰,小心翼翼地把陈海抱起来,嘴里念叨着:“我的乖孙子,都长这么大啦!爷爷可想死你了。”陈海被爷爷抱在怀里,一点也不认生,挥舞着小肉手,咿咿呀呀地说着只有自己能听懂的“婴语”,逗得爷爷哈哈大笑。
奶奶则拉着李秀的手,笑得眼睛眯成了缝:“快进屋,一路上累坏了吧。”说着,又看向车里的陈雨,眼中满是疼爱,“我的乖孙女,也让奶奶抱抱。”
陈牧站在一旁,看着这温馨的一幕,心中满是感动。他走过去,从车里抱出陈雨,递给奶奶:“奶奶,您抱。”
一家人簇拥着往家走去。一路上,爷爷不停地逗着陈海,问他会不会叫爷爷;奶奶则拉着李秀,询问着孩子们的近况;双胞胎兴奋地看着周围熟悉又陌生的一切,时不时发出欢快的笑声。
回到家,屋内早已打扫得干干净净,桌上摆满了奶奶提前准备好的点心和水果。陈牧和弟弟妹妹在屋里好奇地东看看西摸摸,仿佛对一切都充满了新鲜感。爷爷把陈海放在地上,小家伙立刻扶着椅子,歪歪扭扭地走了起来,逗得大家又是一阵欢笑。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分享着这半年来的点点滴滴,温馨又幸福,浓浓的年味在屋子里弥漫开来。午饭后,阳光暖暖地洒在院子里,陈牧摸着圆滚滚的肚子,一脸满足。奶奶做的红烧肉、糖醋排骨,每一口都是家的味道,让他吃得停不下来。
“爸,妈,我想去县城参加小学同学聚会。”陈牧放下碗筷,看向父母。
陈新点头同意:“行,注意安全,早点回来。让保镖开车送你。”
陈牧应了一声,转身出门,坐进车里。车子缓缓启动,向着县城驶去。
到了约定的饭店,陈牧刚走进包间,就听到一阵欢呼声:“陈牧,你可算来啦!”
李菲从人群中挤出来,笑着打招呼:“老同学,半年不见在省城读书咋么样!”李菲还是和原来一样活泼,笑容灿烂。
陈牧笑着回应:“好久不见,你还是老样子。”
这时,李菲身旁的闺蜜也探出头来,俏皮地说:“陈牧,介绍一下在省城读书有什么不同。”
陈牧连忙摆手:“就是没有老朋友,校园风景和体育设施比较多,毕竟上学人数多。”大家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
同学们纷纷围上来,你一言我一语地聊起小学的趣事。有的说陈牧上课偷吃零食被老师抓包,有的讲李菲运动会摔倒还坚持跑完全程,欢声笑语回荡在包间里。
聚会开始,大家一边吃着美食,一边分享着各自的近况。陈牧这才知道,有的同学已经上了重点初中,成绩优异;有的同学爱好广泛,在艺术方面崭露头角。
李菲兴奋地说:“我还继续学舞蹈呢,还参加了不少比赛。”
陈牧竖起大拇指:“厉害啊,以后说不定能成为大舞蹈家。”
大家聊得热火朝天,仿佛又回到了小学那段无忧无虑的时光。不知不觉,天色渐晚,聚会也接近尾声。陈牧和同学们一一告别,带着满满的回忆,坐上了回家的车。陈牧参加完同学聚会回到家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家里的灯光透过窗户,洒在院子里,暖烘烘的。他刚走进院子,就看到一个陌生的年轻人正和父亲陈新站在门口交谈,手里还提着一只活蹦乱跳的鸭子。
“牧儿,回来啦。”陈新看到陈牧,笑着招呼他过来,“这是咱们村之前考上大学的晓峰,还记得不?他知道咱们今天回来,特意来看看。”
陈牧仔细打量着眼前的年轻人,记忆里那个瘦瘦高高的少年和眼前的人渐渐重合,连忙笑着打招呼:“晓峰哥,好久不见!”
晓峰笑着点头回应,有些不好意思地举起手中的鸭子:“陈叔,这是我自家养的鸭子,没啥贵重东西,就是想感谢你们之前给我捐款,帮我圆了大学梦。”
陈新连忙摆手,热情地说:“晓峰,你这孩子太客气了,咱们都是一个村的,互相帮忙是应该的。你在大学里咋样?”
晓峰挠挠头,眼中满是自豪:“陈叔,我在大学里挺好的,学的是计算机专业,还拿了奖学金呢。这次寒假回来,就想着一定要来当面谢谢你们。”
陈牧在一旁听得认真,不禁对晓峰哥多了几分敬佩:“晓峰哥,你可真厉害,以后肯定能成为大计算机专家。”
晓峰被夸得有些脸红:“哪有哪有,还得继续努力。对了,陈牧,你现在学习咋样?”
陈牧兴致勃勃地和晓峰分享着自己的学习生活,两人聊得十分投缘。
李秀听到动静,也从屋里走出来,热情地邀请晓峰进屋坐坐,喝杯热茶。晓峰推辞不过,只好跟着进了屋。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听晓峰讲述着大学里的新鲜事儿,欢声笑语不断。天色越来越晚,晓峰起身告辞,陈牧一家再三挽留,见他坚持,只好送他出门。看着晓峰离去的背影,陈牧心中满是感慨,也暗暗下定决心,以后也要像父亲一样,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第二天一大早,陈牧家的院子就热闹起来。阳光刚刚照进院子,就有村民陆续登门拜访。
第一个到的是张叔,他经营着几家麻辣烫加盟店。一进院子,张叔就满脸笑容,声音洪亮地说道:“陈老弟,我来给你们拜年啦!”他手里还提着一篮子自家种的新鲜蔬菜,都是纯天然无农药的绿色食品。
陈新连忙迎上去,接过蔬菜,笑着说:“张哥,你太客气了,快进屋坐!今年店里生意咋样?”
张叔一边走进屋子,一边兴奋地说:“好得很呐!自从加盟了你们家的麻辣烫,这生意越来越红火。以前我在外打工,一年到头也挣不了几个钱,还照顾不了家里。现在好了,一家人看店,全家团圆就能把钱赚了,多亏了你啊!”
正说着,李婶也来了。李婶没有加盟麻辣烫和便利店,但她也是满脸感激:“陈新啊,你们家收购紫薯、红薯和马铃薯,可帮了我们大忙了。以前这些东西卖不上价,还愁销路,现在可好,价格公道,还上门收购,我们的收入一下子增加了不少。”
李秀端着茶水走出来,笑着说:“李婶,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你们种的农作物质量好,我们才有底气收购。”
陈牧在一旁看着,心里暖烘烘的。这些村民的生活因为自家的产业有了改善,他由衷地感到开心。他给大家递上水果,也加入了聊天。
不一会儿,院子里又多了几位村民,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分享着过去一年的收获和喜悦。有人说起麻辣烫店里的趣事,有人讨论着种植农作物的心得,欢声笑语回荡在院子里。
对于这些前来拜访的村民,陈新总是耐心倾听他们的想法和建议,还不忘关心他们的生活状况。他承诺新的一年会继续和大家合作,共同把产业做大做强,让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
直到中午,村民们才陆陆续续告辞。看着离去的村民,陈牧一家心中满是感慨,这个年,因为这些温暖的情谊,变得更加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