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的主要着作:
4、《孙膑》—2
注释:
1、这篇文章节选自《史记》的《孙子吴起列传》。孙膑(bin宾音):战国时齐国人,是春秋时期我国着名军事家孙武的后代。“膑”是断足肉刑的名称。他因为被庞涓所害断足,得到这个绰号。孙膑是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家,有兵法传世。
2、庞涓:战国时魏国人,与孙膑同学兵法于鬼谷子。
3、惠王:魏惠王。公元前340年,惠王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市),改国号为梁,以后梁、魏杂用。
4、能:才能。阴使召孙膑:暗地里派人招孙膑来做自己的辅佐。
5、疾:妒忌。
6、以法刑断其两足:假借罪名,处孙膑以刖(yue月音)刑。 黥(qing情音):古代五刑之一,也叫墨刑,在脸上刺字。
7、隐:隐藏,埋没。 见:同“现”。
8、如:往,至。
9、以刑徒阴见:以罪犯的身份暗地里见齐使。
10、说(shui税音):说服。
11、善:信服,作动词用。 善而客待之:信服(孙膑的才能)而以客礼款待他他。
12、数(shuo朔音):多次。 重射:下很重的赌注。 驰逐重射:赛马打赌。
13、马足:马的足力。
14、辈:等。 上、中、下辈:就是上、中、下三等,即下文的上驷、中驷、下驷。
15、弟:同“第”。 但:只管。 弟重射:尽管下重注好了。
16、然:动词,以为是。 之:宾语。 信然之:相信孙膑的话为是。
17、质:对。 临质:临近比赛。
18、与:这里作“敌”或“当”解。
19、再胜:两次获胜。
20、进:推荐。 威王:齐威王。
21、欲将孙膑:欲以孙膑为将。
22、孙子为师:以孙膑为军师(实职)。
23、辎(zi兹音):车,没有帷蓬的车,是为了不使敌方知道。
24、杂乱纷纠:乱丝。 控:抓紧。 卷:与“拳”通。 撠(ji击音):与“击”同。
25、批:撇开。 亢:充实。 ??(dao岛音):冲击。 避实就虚。
26、格:制止。 禁:阻挡。
27、竭:尽。 罢:同“疲”。
28、疾:快速。 走(奏音):趋向。 疾走大梁:快速地向大梁进攻。
29、收弊于魏:收魏军自弊(疲乏)之效。
30、去:离开。 邯郸:赵国都城,今河北邯郸市。
31、桂陵:魏地,在今山东菏泽县东北。 桂陵之战在公元前353年。
32、三晋:原指魏?赵、韩三国,(因三国是由分晋而立国的—),这里侧重指魏。
33、趣:同“趋”,追逐。 蹶(jue决音):挫跌,挫折。
34、军半至:(即使是追逐五十里),士卒也只有一半能先到,一半因疲累掉在后面,以致前后不相接。
35、为十万灶:筑足供十万人吃饭用的灶。
36、倍日并行逐之:两日的路程并一日赶,穷追逃奔的敌人。
37、度其行:估计庞涓的行程。
38、马陵:魏地,在今河北大名县。
39、白:剥去树皮,露出树干白色木质部分。
40、万弩:弩手万人。
41、期:约定。
42、白书:即写在树干白色木质上的字。
43、钻火:取火。古人钻木取火,后来沿旧称取火叫钻火。 烛:动词,照亮。 之:指代树上的字。
44、相失:彼此失去联系。
45、刭:割头自杀。
46、竖子:这小子。
47、申:魏惠王的太子,被虏后死在齐国。
48、按:孙膑兵法曾失传多年,1972年4月在山东临沂银雀山出土的《孙膑兵法》竹简,是非常宝贵的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