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常言道:“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在爱育黎拔力八达的不懈坚持下,再加上王约和李孟两个人的帮助,还真让他干成了一件大事。

由于深感朝中官员文化素质的低下,爱育黎拔力八达一直在想办法提升官员们的整体素质,为此他还特意跟负责国子监的李孟嘱咐道:“国子学,世祖皇帝深所注意,如平章不忽木等皆蒙古人,而教以成材。朕今亲定国子生额为三百人,仍增陪堂生二十人,通一经者,以次补伴读,着为定式。”

不仅如此,他还下旨将周敦颐、二程(程颐、程颢)、司马光、朱熹、许衡等人尽皆从祀孔庙,摆出了一副要将儒家学说发扬光大的态度。

对于他的这番举动,朝中的大臣们意见不一,以李孟、王约为首的汉族官员自然十分赞同这个提议,但以铁木迭儿为首的太后一党却对此非常不满,认为这是背弃了祖宗的教训,要用外人的理念来治理蒙古人,是非常不合理的一个提议。

为了让爱育黎拔力八达放弃这个想法,铁木迭儿还特意去兴圣宫面见了答己,向她汇报了这件事。

可令铁木迭儿也没想到的是,答己对于这件事似乎并不是太上心,对于他提出想要取消儒治,并趁机将以李孟为首的儒臣们都赶出朝堂,从而使自己一家独大的想法也并没有表示支持,反而让他收敛一点,积极配合爱育黎拔力八达去推行儒治。

这下铁木迭儿懵了,他不知道平时一直对自己百依百顺的答己为什么在这件事上没有听从自己的话,反而还让自己收敛一点。

其实仔细想想也不难理解。

答己是谁?

她是爱育黎拔力八达的亲妈。

而李孟是谁?

李孟是爱育黎拔力八达的老师,而且是从小教到大的授业恩师。

更何况大家可不要忘了,李孟可是跟着爱育黎拔力八达十几年的时间了,可以说爱育黎拔力八达的性格能够塑造成如今的这番模样,跟李孟有着决定性的关系。

在这一期间,答己或多或少的也受到了李孟的影响,所以不仅仅是爱育黎拔力八达,答己对于儒家学说也并不怎么抗拒,这也是导致铁木迭儿这次游说答己失败的直接原因。

在难得的统一了内部意见之后,爱育黎拔力八达十分兴奋,于是便立即给国子监拨款,提高监生们的待遇,希望能在未来为大元朝输送一批新鲜的血液出来。

可蒙古族有一句谚语说的非常好,要想吃肉先养羊,要想吃饭先种田。

虽然国子监已经开始逐渐步入正轨了,但学生们的成长是需要时间的,他们不可能一天之内就通晓四书五经,也不可能一年之内就变成国家栋梁,他们如今需要做的,就是通过不断苦读来提高自己。

可爱育黎拔力八达等不了那么久,在他的眼里,如今的大元朝急需改革。

而改革所需要的人才数量是极为庞大的,更何况即便是国子监的这些学生们马上就能投入使用,也不过才区区三百人而已,对于改革所需要的官员空缺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罢了。

【辞职风波】

就在爱育黎拔力八达正为此一筹莫展的时候,王约敏锐地察觉到这是一个机会。

一个让天下士子们能够正常入仕报国的机会。

但如今以儒治国一事已经引起了以铁木迭儿等非汉族官员们的强烈不满,若是再贸然提出恢复科举,恐怕朝中会再次乱成一团,甚至连如今的局面都会受到影响。

久思不定之下,王约决定跟李孟见一面,咨询一下他的意见。

在了解到了王约的想法之后,李孟也有些犹豫,因为他太了解爱育黎拔力八达的性格了,简单来说就是耳根子软,没有主见。

这样的性格也就导致了他会很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可能今天还是这个想法,明天就是另一个想法了。

“算了,先等等吧,现在虽然算是一个机会,但却不太成熟,这件事不能操之过急,还需要再等合适的契机。”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李孟叹了口气,看向王约缓缓开口。

“好吧!”

见李孟如此说,王约也只好点了点头,将这件事情暂时搁置了起来。

然而令王约二人没想到的是,就在二人密谈之后没多久,这个合适的契机就来了。

或许是上次跟答己的交谈很不愉快,铁木迭儿在回到了自己家之后就一直闷闷不乐,认为答己这个娘们头发长,见识短,没有一点远见。

那儒家思想一旦在朝中扎了根,那以后朝堂还会是蒙古人的朝堂么?大元帝国还是蒙古人的帝国么?难道以后两个蒙古人见面,还要互相作揖,按照汉人的礼节来打招呼么?难道以后那些虚伪又孱弱的汉人儒生,就能骑在尊贵而又强大的蒙古人头上发号施令了么?

不!如果是这样,那么我的存在将毫无意义!

怀揣着这样的思想,铁木迭儿再一次前往兴圣宫面见答己,并将其中的利害详细分析给了对方。

他本以为经过自己这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说,答己肯定能够明白推行儒学背后的厉害关系,可现实却给了他狠狠的一击。

在听完他的话之后,答己那大大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似乎闭上了但又没完全闭上,眼角那因岁月流逝而产生的皱纹也随着她的表情而浮现了出来,即便是涂抹了厚厚的宫粉也未能完全遮盖住。

半晌,她才开口说道:“这些话,以后不要在我面前说了。”

一句话,盖棺定论。

铁木迭儿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在这件事上,答己会如此执拗,甚至在自己言明利弊之后依然没有改变想法。

其实,答案很简单。

铁木迭儿永远不会知道,在曾经那段最黑暗的日子里,是那一声声朗诵着儒家经典的读书声,给了答己和她的两个孩子以希望,让他们有继续支撑下去的动力;而也正是有李孟这样的儒士出谋划策,爱育黎拔力八达才能够成功发动政变,最后登上了皇位。

或许答己并不是一个优秀的政客,但她还算是一个合格的母亲,最起码她教会了她的孩子们,什么是感恩。

但懂得感恩也是把双刃剑,因为懂得感恩,海山在登基之后对所有的朝臣大肆封赏,导致国库空虚,尚书省趁乱而生,为祸国家数年;可同样是因为懂得感恩,爱育黎拔力八达甘愿冒天下之大不韪,也要保住自己的授业恩师李孟,并且大力推行儒术。

而这一次,还是因为懂得感恩,答己第一次跟自己的铁杆亲信铁木迭儿产生了分歧,结果又会如何呢?

在领略到了答己的态度之后,铁木迭儿十分愤怒,大有一种被人利用完后就被弃之不用的感觉,所以便以生病为由,上了一封奏折,请求辞去相位。

其实你要说铁木迭儿有多么愤怒,也不至于,毕竟这个天下还是人家孛儿只斤家族的,是死是活跟自己关系都不算太大。

他之所以做出这番举动的根本原因其实是为了逼迫答己改变想法,达成自己的目的,因为他很清楚,自己明面上是答己在朝中的代言人,但实际上他和答己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他需要答己为自己当后盾,替他抵挡来自皇帝的压力,而答己也需要他在朝中多年的威望和依附于他的那一批官员的支持,这也是她能够在朝中掌握话语权的决定性因素。

所以,铁木迭儿这次也算是将了答己一军,想通过假意辞职的方式来让答己明白,二人之间不应该是主次关系,而应该是平等的政治盟友。

乍一看,铁木迭儿这一步棋走的没什么问题,但仔细想来,却发现这绝对是一步臭棋。

因为铁木迭儿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事物的不可替代性。

对于铁木迭儿来说,答己就是不可替代的,也正是因为有答己的存在,他才能够在朝中一路顺风顺水,做到位极人臣的中书省右丞相。

可对于答己来说,铁木迭儿是可替代的,她可以将铁木迭儿推到丞相的位置上,也可以把他换成金木迭儿、银木迭儿、铜木迭儿,而这些人在她的眼里,只不过是她间接控制朝堂的工具罢了,她并不需要这些工具拥有太多的私人感情和想法,只需要他们懂得一件事就够了。

这件事就是服从。

其实在刚刚投入答己麾下的时候,铁木迭儿对自己的定位也是很明确的,就是要做答己手里的一把枪,指哪打哪。

可随着地位的水涨船高,铁木迭儿也逐渐在一声声的阿谀奉承中迷失了自我,变得目中无人了起来,这也是导致此次辞职风波的终极原因。

而现在,结局注定不会如他想的那般美好。

在他的辞呈递交到爱育黎拔力八达面前的时候,爱育黎拔力八达都认为他是不是疯了,亦或者这是自己亲妈给自己下的套,所以爱育黎拔力八达便暂时没接这个话茬,只是表示自己会慎重考虑,让他回家等消息。

表面上来看,是爱育黎拔力八达让铁木迭儿回家等消息,其实爱育黎拔力八达心里想的是等一等兴圣宫的消息,毕竟铁木迭儿是答己的铁杆亲信,爱育黎拔力八达根本不相信自己的老妈不会跳出来阻拦,万一自己匆匆忙忙地将他的辞呈给批准了,到时候自己的老妈下一道懿旨,再给他官复原职了,那自己的圣旨岂不是等同于狗放屁了?时间一长,还有人能听自己的话么?

不得不说,爱育黎拔力八达成长的很快,在这个混乱的朝堂之中也有了自己的一套执政方法。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出乎了他的意料。

铁木迭儿的辞呈都递上来好几天了,连本人都告病在家休养,数日没来上朝了,但兴圣宫那边却一点动静都没有,仿佛不知道这件事一般,甚至在爱育黎拔力八达去请安的时候,答己也没提起过这件事。

这让爱育黎拔力八达有些摸不着头脑,于是他急忙召集李孟和王约前来商量对策。

李孟二人对此也早有耳闻,所以在听完爱育黎拔力八达表达完疑惑之后,立即就意识到,契机来了。

经过了仔细地分析,李孟和王约二人都认为,铁木迭儿应该是和答己闹掰了,俩人准备分道扬镳,所以现在正是爱育黎拔力八达铲除异己的好时机,干脆将铁木迭儿的辞呈直接批了得了。

爱育黎拔力八达闻言,顿时大喜过望,于是急忙将铁木迭儿的辞呈找了出来,准备进行批复。

可就在落笔前的一瞬间,他那优柔寡断的性格又开始作祟了,心里面开始担忧万一自己几人判断错误,过两天兴圣宫再将其官复原职,那自己作为皇帝的公信力就会受到极大的损害。

他的举动落在李孟眼里的那一刻,李孟就意识到,自己这位学生又开始施展自己的性格缺陷了,于是急忙上前劝谏道:“陛下,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既已有决断,当速批。”

王约闻言也立即出声符合,并主动上前接过了爱育黎拔力八达手中的笔,三下五除二便替他批复完毕。(ps:王约被称为元初“鸿笔”,凡朝中的重要文诰和典册,多出自他手,所以平时也有替爱育黎拔力八达批复奏折的情况,此时在得到了皇帝肯定答复之后,代他批复也不算逾矩。)

事已至此,爱育黎拔力八达也不再纠结,示意二人将奏折传阅中书省后昭告朝廷各部,就此为这次辞职风波画上了句话。(ps:其实对付优柔寡断的人就应该这样,把事情做成既定事实,这样他们也就不纠结了。)

皇庆二年(公元1313年),中书省右丞相铁木迭儿因病罢官。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霸天武魂盘点历史:开局十大农民起义李世民:逆子!你怎么让她怀孕了猎国!这位诗仙要退婚我,孙山,科举三国之刘辩再造大汉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公子出巡亮剑:我只打硬仗琅琊榜之安定天下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塞仙志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视频被古人看到了怎么办红楼:谁敢动我妹寒门崛起,从遇上苦逼太子开始南宋出圈记大秦潮公子幻想三国从反白衣渡江到三兴炎汉三国赵云之子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雍正,我来和你抢皇位了三世一兵穿越,科举逆袭养媳妇穿宋大忽悠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征服世界的一百五十年日月山河无恙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穿越隋唐:我李元霸要称帝神话版三国我,潘凤,三国第一混子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战国小大名夜主咸阳寒门望族的崛起之路三国之我的系统奖励有些多上兵血途三国:败家从忽悠曹操开始我是袁蜜水灭元1399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秦昊免费阅读完整版我在大唐做战神由凡到仙故事集沙硕疆域隋唐之我为混世魔王变成了太监也要精忠报国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春秋发明家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帝国联盟大唐房二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在古代逃荒人在三国也修真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贤王传大宋说书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湛湛露斯卿镇国二公子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向秦始皇送上大学生盛世第一妾冷王追爱,神医王妃有点坏宋末风雨之白衣天下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情牵盛世恋歌教教小兕子,大唐舰队星际归来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史记白话文版秦朝历险记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明朝皇帝往事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大明抄家王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重生大明1635高衙内的恣意人生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娇小玲珑的芈瑶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