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铁木迭儿没想到,自己只是耍了一次脾气,就付出了如此惨痛的代价,连赖以生存的官位都给搞没了。

但能够做到一国丞相的人,又岂是庸人,所以在仔细复盘了一下此次事件的来龙去脉之后,铁木迭儿立马便意识到了其中的问题所在,那就是自己太拿自己当回事了。

想到这里,铁木迭儿狠狠地抽了自己几个耳光,心里暗恨自己的政治思维太低端,同时也十分后怕,幸好答己还算念旧情,没将自己一撸到底,要不然就凭自己办的这些破事,恐怕早就被人拉到菜市口砍了。

不过等他害怕完之后,铁木迭儿的心里又有些不甘心,他不愿意就这样黯然退出政坛,放弃那高高在上的相位。

可事情已经发展成这个样,皇帝的圣旨都已经甩到脸上了,他又能怎么办?

这时,一张眯着眼睛的脸再次在脑海中浮现出来。

古人有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答己,作为你最铁杆的追随者,你会原谅我的,对吧?

【科举的恢复】

在铁木迭儿走后,太后一党的气焰收敛了不少,因为平时都是铁木迭儿这个代言人在传达太后的意见,如今没有了这个传话筒,很多人都不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所以暂时便都蛰伏了起来,不再去跟皇帝唱反调,朝中风气也因此清明了不少。

王约和李孟等的就是这个机会,于是便趁机上书,请求兴办科举。

这一举动得到了爱育黎拔力八达的强力支持,并且诏令中书省,要求议行科举。

这道旨意一出,那些蛰伏起来的蒙古官员们终于忍不住了,对于爱育黎拔力八达怎么折腾朝政他们可以坐视不理,但如今要恢复科举,那可是触碰到了他们的根本利益。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自金朝灭亡开始,北方已经有整整81年没有举行过科举考试了,即使是以南宋灭亡的时间来算,也已经有36年之多了。

在这些年里,朝政一直都把持在蒙古人与色目人之间,汉人只能沦为陪衬的角色,而且当官的途径也大多是通过世袭或者是推举,儒生们想要当官一般都是由吏入仕,且晋升渠道极其狭窄,诸如各部正职皆不准由汉人和南人担任,即使像李孟这种深得皇帝信任的铁杆心腹也只能做到中书省平章政事,也不能当右丞相,这一举措也直接导致很多文人儒士们不愿意入朝为官,所以导致朝中的汉族官员们数量不多。

但科举这个口子一旦开了,那一切就都变了。

儒生们当官开始变得容易了,而且入仕之后的晋升渠道也变得更加广阔了,大批的儒生们将涌入朝堂,补充到各个岗位上来,而在治理朝政这一方面,这些自幼便学习儒家思想的汉族官员们无疑是比那些接近于半文盲的蒙古和色目官员更强的。

长此以往,汉族官员将重新占据朝堂内的话语权,再加上汉族人口的庞大基数,到时候恐怕蒙古人的统治地位也会受到极大的威胁。

所以,恢复科举这件事在传统的蒙古官员眼中,无异于是自掘坟墓的一个行为。

平心而论,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恢复科举可以补充大量的人才进入朝堂,同时还可以缓和阶级矛盾和政治对立,待文化水平高一些的官员们逐渐普及之后,也能稍微改善一下吏治的严苛程度,从长远角度来看是有利于大元帝国的发展的。

但站在蒙古人的角度来看,这些蒙古官员们的想法也无可厚非,毕竟他们的担忧也是有道理的,大批的汉人进入朝堂之后必然会拉帮结派,以求自保,时间长了之后便会形成党争,而党争之祸丝毫不亚于天灾(具体可以参考明朝末期的党争情况)。

而且换个角度来想,一直采用世袭和推举制度也是在尽量避免这种情况,毕竟蛋糕就那么多,现在你要让那些曾经是敌人的汉人过来一起分享,那我们这些一直追随着自己的老朋友们是不是就会利益受损?

所以,在复议科举这件事刚刚被提出来之后,朝中几乎所有的非汉族官员便不约而同地表达了不满。

当无数的奏折如同雪片一般飞进中书省的官衙之内,又如同小山一般被堆放到了爱育黎拔力八达的御案之上时,爱育黎拔力八达顿时感觉一个头两个大。

他没想到朝中对于这件事的反对声会那么大,这样的情况让他有些不知所措,于是便急忙召李孟和王约二人入宫商议。

在进宫之前,李孟就猜到了此行的目的,于是便提前想好了说辞,所以在当爱育黎拔力八达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之后,李孟便站了起来,恭恭敬敬地朝着爱育黎拔力八达深施了一礼,而后才开口说道:“自古人才所出固非一途,而科目得人为盛。今欲取天下人才而用之,舍科目何以哉。然必先德行经术,而后文辞,乃可得其真才以为用。”

此话一出,爱育黎拔力八达顿时犹如醍醐灌顶一般。

是啊,自古人才所出,何时只经一途?既然想要当个明君,为什么要纠结于这些条条框框呢?我的抱负难道不应该是国富民强么?况且我是皇帝,五湖四海唯我独尊,我难道还要臣子教我做事?

啥也别说了。

科举,我恢复定了!

皇庆二年农历十一月十八日(公元1313年12月6日),爱育黎拔力八达(元仁宗)下诏恢复科举。

此消息一出,天下的读书人们都疯狂了,压抑了数十年的彷徨与无奈瞬间得到了释放,无数的儒生们将爱育黎拔力八达视为千古明君,甚至还有人在家中焚香祷祝,为他祈福。

与民间的儒生们完全相反的是,朝中的蒙古官员和色目官员们却如丧考妣,满脸的不平之色。

对于整个大元帝国来说,恢复科举可谓是强国之始,但对于朝中的蒙古和色目官员们来说,这三百人就是从天而降的横祸,是损害自身利益的开端,但以爱育黎拔力八达目前的状态来说,他们无论怎么劝谏都是没有用的,想要保护自己的利益,唯一能够指望的就只有一个人——答己。

可之前和答己负责沟通的一直都是铁木迭儿,如今铁木迭儿已经辞官回家了,谁来做这个新一代的对接人呢?

思来想去,大家一致认为,还是由铁木迭儿出面沟通最为合适。

可铁木迭儿目前还在家招猫逗狗呢,连见答己一面都费劲,怎么让他进宫去沟通啊?

但皇天不负有心人,铁木迭儿进不去宫,那答己还不能出宫么?

不过这件事如果想要办成,还得需要铁木迭儿的同意,于是大伙又推举了几名能说会道的官员,派他们前往铁木迭儿的府上,希望能“劝”动这个赋闲在家的老丞相,让他替大伙主持公道。

铁木迭儿此时正愁怎么跟答己套近乎呢,这件事简直就是给他量身定做的机会,于是在经过众人“三番五次”的恳求之后,他便开始跟答己再次恢复了联系。

不过这次铁木迭儿心里也有点b数了,再也不在答己面前装逼了,将姿态放的很低,做出了一副乖宝宝的样子,哄的答己十分开心。

其实在他不在的这段时间里,答己也察觉到了自己对于朝堂的把控没有之前那么强劲了,所以心里也是比较怀念这个跟她心有灵犀的铁木迭儿了,此时见他如此低姿态的承认错误,便也不再计较。

毕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呢?

知错能改,就是革命的好同志嘛。

在重新获得了答己的支持之后,铁木迭儿又开始动起了回朝为官的心思。

好多人可能觉得,这不就是答己一句话的事么?

其实不然,中书省毕竟是一个帝国的权力中枢,又不是菜市场,哪能让你说来就来,说走就走,拿中书省的府衙大门当城门呢?

更何况,铁木迭儿辞职之前可是中书省右丞相,那可是皇帝之下的第一人,现在如果让他重新回朝当官,那该给个什么官?

让他继续当右丞相?那现在的右丞相该怎么安置?

让他当左丞相?那铁木迭儿又怎么能甘心给人当副手。

再加上之前铁木迭儿可是自己主动辞的职,皇帝这边“再三挽留”都没能留下他,如今你再想回来,那岂不是太驳皇帝的面子了?

按照当前的形势来看,最好是担任中书省右丞相的哈散主动辞职,让官位让给铁木迭儿,才能让他顺理成章地回到朝堂。

但哈散也不是你铁木迭儿养的狗,怎么可能说给你让地方就给你让地方?你铁木迭儿面子再大,也不过是个“前丞相”,哈散一个现丞相凭啥惯着你啊?

确实,哈散确实可以不惯着铁木迭儿,但他却不能不惯着答己。

在经过仔细思考之后,铁木迭儿再一次找到了答己,向她阐述了自己想要重归朝堂,为她披荆斩棘的想法,同时还从侧面表示,如果想要完全贯彻落实她的理念,那最好还是要把中书省右丞相这个职位把握在自己手中。

常言道:“大别赛初恋,小别胜新婚。”

答己和铁木迭儿虽然不是两口子,但俩人在政治立场上可谓是情比金坚,经过了之前的这些波折,现在重归于好,正处于蜜月期。

铁木迭儿想通过答己返回中书省,答己也想通过铁木迭儿继续掌控朝堂,所以面对着铁木迭儿的要求,她不假思索地便答应了下来,并且第一时间就约谈了哈散,恩威并施地向他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哈散虽然心里挺不高兴,但毕竟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如果自己非要贪图右丞相这个职位,到时候惹恼了答己,恐怕就成了口嗨一时爽,全家火葬场了。

延佑元年(公元1314年),时任中书省右丞相的哈散主动上奏:“臣非世勋族姓,幸逢陛下为宰相,如丞相铁木迭儿,练达政体,且尝监修国史,乞授其印,带领翰林国史院,军国重务,悉令议之。”

从他的这番话里其实也能看得出来,哈散也不太情愿让位,要不然不可能第一句就先表明自己不是勋贵氏族,其潜在意思就是向爱育黎拔力八达提醒,正因为我不是勋贵阶层,所以受到了胁迫,不得不把这个重要的岗位让给这些勋贵们。

爱育黎拔力八达也不傻,自然明白哈散话中的意思,况且他已经执掌朝堂快三年了,手底下的人都是啥德行,他心里还是很有数的,这件事摆明了就是答己在从中捣鬼。

可即便如此,爱育黎拔力八达也没办法做出反击,因为他知道,即便是反击亦然无用,朝中毕竟还是守旧派的蒙古和色目官员比较多,所有政令的推行目前还全都要靠这帮人,如今正是要举办科举考试的关键节点,如果这些人从中作梗,将科举搞得一团糟,那么自己推行汉法的计划就又要成为一团泡影了。

可如果就这么轻易地让铁木迭儿重返朝堂,爱育黎拔力八达又跟吃了一只苍蝇那般恶心难受,索性便对哈散提出的让位一事不做理会,反而让人将这封奏疏传到了兴圣宫,交由答己处置。

这其中的意思也很明显,在这件事上,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这是我做出的让步,但在科举一事上,你也不能指使手下的官员们给我背后下绊子。

对于爱育黎拔力八达的潜意思,答己自然也心知肚明,不过爱育黎拔力八达也给她出了一道难题,若她直接将铁木迭儿官复原职,那未免显得吃相有些太难看,所以经过一番仔细斟酌,答己先将中书省印授予铁木迭儿,同时加封他为开府仪同三司、监修国史录军国重事,让他先在事实上重掌中书省。

数月之后,答己又下旨,复任铁木迭儿为中书省右丞相,哈散降为左丞相。

至此,铁木迭儿二返大元朝堂。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霸天武魂盘点历史:开局十大农民起义李世民:逆子!你怎么让她怀孕了猎国!这位诗仙要退婚我,孙山,科举三国之刘辩再造大汉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公子出巡亮剑:我只打硬仗琅琊榜之安定天下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塞仙志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视频被古人看到了怎么办红楼:谁敢动我妹寒门崛起,从遇上苦逼太子开始南宋出圈记大秦潮公子幻想三国从反白衣渡江到三兴炎汉三国赵云之子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雍正,我来和你抢皇位了三世一兵穿越,科举逆袭养媳妇穿宋大忽悠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征服世界的一百五十年日月山河无恙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穿越隋唐:我李元霸要称帝神话版三国我,潘凤,三国第一混子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战国小大名夜主咸阳寒门望族的崛起之路三国之我的系统奖励有些多上兵血途三国:败家从忽悠曹操开始我是袁蜜水灭元1399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秦昊免费阅读完整版我在大唐做战神由凡到仙故事集沙硕疆域隋唐之我为混世魔王变成了太监也要精忠报国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春秋发明家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帝国联盟大唐房二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在古代逃荒人在三国也修真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贤王传大宋说书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湛湛露斯卿镇国二公子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向秦始皇送上大学生盛世第一妾冷王追爱,神医王妃有点坏宋末风雨之白衣天下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情牵盛世恋歌教教小兕子,大唐舰队星际归来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史记白话文版秦朝历险记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明朝皇帝往事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大明抄家王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重生大明1635高衙内的恣意人生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娇小玲珑的芈瑶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