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袤无垠的大草原像大自然铺开的绿色绒毯,一直绵延至与天空的相接之处。天空湛蓝如宝石,大朵大朵的白云像被随意挥洒在空中的棉花,随着清风微微移动。在视线尽头山包上,一个年轻的柔然将军,正在将一具年轻漂亮的遗体缓缓放进土坑。然后,他跪在土坑旁泣不成声。
他是柔然国国师、大明王木卓珲的世子木卓仁,今天他要在这里亲手安葬他的爱侣婉儿。
却说木卓仁与婉儿商定由婉儿刺杀高笙书之后,他便离开了定州城,等着婉儿的平安归来。可是,他左等右等,过了许久不见婉儿归来,知道婉儿可能已经刺杀失手。
于是,他便亲自来到定州城下,向他昔日的同窗高笙书讨要婉儿。与高笙书隔着护城河对话一番后,高笙书倒也遵守诺言,把婉儿还给了他。只是婉儿刺杀高笙书不成被擒,然后自尽,他只见到了婉儿冰冷的遗体。
木卓仁在定州城下,不顾敌人对他虎视眈眈,他就抱婉儿的遗体嚎啕大哭,只哭得声嘶力竭,才被乎陀劝说下踏上了归程,婉儿的遗体则被放上了车子,一直拖回到大草原。木卓仁双手捧起泥土,缓缓地洒落在婉儿的身上,眼前闪现他们曾经的一幕幕……
当年,莫多伦王子率领的的主力骑兵,受到魏金祥率领的大梁军毁灭性打击,接连丢失了二十余个曾被他们占领的大梁国城池,莫多伦只得撤回了大草原。柔然国上下都视这次失败为最大的国耻,他们发誓要血债血还。
当时还是部落单于的木卓珲经过反复思索,觉得要击败大梁国,必须要全面掌握大梁国的动态,甚至军事机密。于是,木卓珲心一狠,将他的世子木卓仁送上了大梁国的国土,准备长期潜伏。
为了这次潜伏的成功,木卓珲还从幼稚营中找了从小骑射过人的婉儿,作为木卓仁的妹妹,以便一起有个照应,于是,他们就成了苏宛仁和苏琬琬兄妹。他们朝夕相处,情愫渐生,在彭城的时候,敞开心扉,终成爱侣。
不久,他离开了彭城,进了大梁国京城谭旋初的书院勤奋攻读,颇受谭老夫子的青睐。后来,谭老夫子的一份荐书,让他进了大梁国的兵部担任郎官,自此,他终于可以接触到大梁国的一些军事机密。
期间,他根据木卓珲的指令,让婉儿也来到了大梁国的京城,伺机对高笙书进行刺杀。可惜,高笙书命不该绝,在身中毒箭的情况下,竟能大难不死,让他们好一阵懊悔。
柔然国与大梁国重开战端,木卓仁主动请缨,跟随大梁国的兵部尚书赵友林来到边关,他把搜集到的情报源源不断地送到他父亲那边,让木卓珲掌握了大元帅澄欢急于求胜的心理。
于是,木卓珲利用神秘谷的特殊环境,诱杀魏金祥的大梁军近五万人,终于雪了十余年前阴山一役惨败之耻。
本来,木卓仁以为柔然骑兵可以势如破竹,直取大梁国腹地,可是,还没南下,就受到了铁钉阵阻挠,然后,高笙书跟随大梁国的礼亲王丹宇来到了边关,自此,木卓仁遇上了强劲的对手。
不过,让木卓仁欣慰的是他的爱侣婉儿也一起来到边关,他们重逢之后,利用芳茹对婉儿的轻信,共同策划了一系列的行动。
先是婉儿与朗树出城跑马被俘,让婉儿重回柔然军中,对接了情报,并构建了新的情报互通网络,让他们对大梁军的一些情况了如指掌。
接着,高笙书赴云顶山谈判的消息也通过婉儿的情报网络传给了木卓珲,所以才有了那次对高笙书的追杀。
可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高笙书纵身跳下山崖,又逃过了一劫。
他也曾把高笙书组建敌后骁骑营的消息传给了木卓珲,可惜的是,骁骑营机动灵活,在大草原上发动袭击后,来去无踪,一时间,木卓珲也是无可奈何。
后来,他的师兄乎陀设计潜入大梁国兵部尚书赵友林的帐下,利用大梁国丹宇与澄如的矛盾,设计射杀了礼亲王丹宇,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不过,令木卓仁意外的是,高笙书竟被册封为大梁国的笙亲王,并接任征讨大元帅,他只得打起精神,与高笙书斗智斗勇。
高笙书重回边关接任大元帅后,不知怎得竟然知晓了乎陀的身份,木卓仁在电光火石之间,冒着危险,将消息透给了乎陀,才让乎陀逃过一劫,同时也让木卓仁心有余悸,行事更加谨慎,平常也少有接触高笙书。
赵友林被斩首之后,高笙书想到了自己曾经同窗,很快,他获得了重用,这不禁让他欣喜若狂。于是,他利用与高笙书的这层关系开始和高笙书套起了近乎。
他在同高笙书的交流中,得知高笙书内心一直被内部奸细所困扰,而且他发现赵勇高的这个第七旅指挥使,高笙书还特地安排了一个亲信虎娃担任指挥副使。他对此事感到蹊跷,就暗地了解赵勇高的情况,终于让他发现了赵勇高曾在前往云顶山警卫时走错了路,他就计上心来。
于是,他从查办云州郡守衙门监狱私放郑元凯入手,抓到了牢头叶毕人,经过一番恐吓,求生心切的叶毕人就按照木卓仁的授意,虚构了云州郡守柳升威和第七旅赵勇高加入污衣会的事。他小的时候曾在定州一带待过,曾听人说过污衣会这个帮会,叶毕人在他的授意下,这番谎话倒是说的有板有眼。
刚好此时高笙书心中对柳升威和赵勇高都有疑虑,于是,他们两人顺理成章地都被限制了自由。然后,他又伪造了一系列柔然方面的文书,栽赃陷害,让高笙书愈加相信柳升威和赵勇高是奸细。
正在此时,婉儿伪造道刊商社的银票,让人来商社行骗,却被程道刊识破。然后,其中一个行骗之人受到追捕后,被迫自杀,还被大梁军在那人身上搜出了木卓珲的亲笔信函,这样,这场贼喊捉贼的戏更加逼真了。
其实,如若那个行骗之人没有自杀,那么行骗成功之后,那个人会把这封伪造的书信“遗落”在旅社,这样,照样会送到高笙书手里。
正当一切都按照木卓仁预想的计划推进时,高笙书却突然因为东路行军总管余蒙松的来信,亲自询问了柳升威。之后,他还在酒酣耳热之时,对木卓仁说自己对赵勇高等两人是否真的是奸细举棋不定,这不禁让木卓仁大失所望。
木卓仁只好假装满腔悲愤,在高笙书面前豪言壮语了一番,来表明自己的心迹,还让高笙书颇为感动,再三劝他继续留在军中,他也就顺水推舟地应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