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参天大厦将倾未倾,竟然又意外的存续了五百多年,如果是单靠王朝先祖的残留恩德是断然难以实现的,必须还有另外某种强大的制衡力量来维持才能撑住大厦不倒。这种宏大的制衡能量在东周历史时期尤为显着,除了周天子之外,各方力量是此起彼伏、你方唱罢我登场,众多维度能量的相互叠加和相互抵消,竟然让东周王朝和周天子侥幸多存续了数百年,但是看上去却十分的淡化,存在感很弱,反而只记得另外两个更响亮的历史名号-春秋和战国。
周平王为避犬戎兵祸,将周朝的都城迁到了洛邑,从此时开始,周王朝中央权威的效力便开始逐渐的弱化了,多方诸侯在各自图强的改革政策激励下,渐渐发展壮大。腰壮胆就肥,渐渐的开始不把周天子放在崇敬的位置上了。周礼规定,只有天子才能享有九鼎的权力,但是在那个时代,很多诸侯国的国君也开始使用九鼎之礼,诸侯国新国君的继位也开始不再向周天子请求赐封,礼乐开始崩坏,旧的社会秩序已经是风中残烛,不堪一击,雄才大略的天下新共主在西部的秦国开始孕育发芽,苗儿长壮之后,便会破土而出,爆发出排山倒海般的巨大能量。
周平王崩后,王位传了三代至周厘王,此时齐国在管仲大刀阔斧的改革下实力猛增,齐桓公率先实现了称霸。此时的周王室对齐国极为倚重,当周朝王室内部发生夺位的动乱时,齐桓公派遣管仲前去平叛,叛乱平息之后,管仲不受上卿之礼,只受下卿之礼而还,历史上传为美谈。齐国实行的“尊王攘夷”政策,实际上却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东周王朝秩序的实际维护者。管仲卓越的治国才能和鲍叔牙的大度荐才,形成了历史上“管鲍之交”的千年佳话,流传至今,生命力仍然十分旺盛,经常被现代人拿来作比较,这实在令人惊奇。
齐桓公之后,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相继称霸,表面上和齐国当时基本相同,实行的是“尊王攘夷”政策,实际上他们相继成为了维护东周王朝统治秩序的实力派,代行了周天子的部分王权职责,周王室开始加速衰微。
周灵王二十四年,齐国崔杼弑其国君齐庄公。齐国太史不畏强权,秉笔直书,纵使血溅书案也要将历史的真相记载下来,成为后世史官的榜样,在中华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崔杼擅杀国君和多位史官,激起了众怒,齐国国政日益动荡,数年之后,崔氏家族内部为了争权夺利发生了激烈的争斗。左相庆封乘机攻灭崔氏,崔杼被迫自杀,齐景公为了泄愤,鞭打、暴晒其尸体。齐国内部为了争夺最高权力而爆发的一系列列宫廷斗争,冷血残酷,血淋淋的,令人不寒而栗。然而这却仅仅是中国权力争夺历史的一个小小开端,随后数千年发生的宫廷斗争更是激烈异常,权力、金钱和美色对巅峰人物的诱惑越来越浓烈,他们将中华民族一次又一次拖入了无尽的深渊,只有雄才大略、敬天爱民的英雄才能拯救黎民百姓于水火之中。
齐国原本是西周初年周天子给太公姜尚的封地,姬、姜两姓长期联姻,齐国很为周王室所倚重,是藩屏周天子、控制东方遥远地区局势举足轻重的力量。齐国不仅与周王室关系密切,而且地理位置优越,渔盐山海等自然资源丰富,既富裕,又有地位,妥妥的诸侯大国。然而无论再怎么优越的权势地位和自然资源,如果没有贤德兼备的明主驾驭,江山易主只是时间早晚问题。
春秋初年,陈国内乱,公子完逃亡至齐国改姓田氏,田完的四世孙田无宇和其子田乞广施恩惠于齐国公族和百姓,获得了百姓的拥护,逐渐掌控了齐国政权。公元前391年,田和将齐康公流放于海滨,自立为国君,周天子顺水推舟将田和封为诸侯,姜姓齐国为田氏所取代,仍然沿用齐国的名号,世称“田齐”,史称“田氏代齐”。历史再一次证明,若非德贤兼备之主,大权必然旁落,权力的巅峰必然只是有德者才能长期享有。
周定王十六年,韩赵魏三家灭智伯,瓜分其土地,史称“三家分晋”。晋国,一向被称为中原霸主,实力甚强,晋文公设立的六卿为晋国的强盛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也为晋国的分裂埋下了祸因。春秋末期,六卿中的范氏、中行氏相继被灭掉,只剩下了智韩赵魏四家,其中智氏最强,然而智伯却恃强凌弱,屡屡向韩魏索要城池和土地,两家弱小,无力抗衡,只能忍气吞声,坐等时机报仇雪恨。智伯贪婪的欲望没有丝毫的节制,把魔爪伸向了赵国的时候,吃了闭门羹,大为恼火,于是派兵征伐赵氏,同时还胁迫韩魏出兵一起讨伐赵,两家表面上答应,实则极不情愿,倒戈之火只待一根引火索从天而降。
赵氏被智伯大军围困,赵襄子于危难之际派得力说客张孟谈出使韩、魏,晓以利害,最终成功劝说两家倒戈,放水倒灌智伯军营,大破之,擒杀智伯瑶,三家趁势灭智氏宗族,瓜分其地,史称“三家分晋”。此次事件成为春秋之终、战国之始的分水岭,也为秦国一统天下起到了间接的助推作用。试想一下,如果没有三家分晋事件让这个超级霸主一分为三,秦国想一统天下必然会遇到强大的阻碍,因此若以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三家分晋颇有积极意义,历史的演进有偶然性,但冥冥之中却又是必然的,天下一统的洪流大势,是谁也阻挡不了的。
战国时代开启。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开始了长达数百年的征伐混战。《战国策》对这一时期的历史作了较为详细的记载。若以民生的角度来看,七国间数百年数百场的你攻我伐混战给黎民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无数百姓丧命、无数财产被毁坏。若以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七国的混战实为历史前进的重要步骤,意义非凡。试想一下,如果没有七国的混战、没有强秦的崛起,中华民族怎能实现一统,如果没有一统,今天将会是个什么局面,跨市的旅行就是跨国旅行,手续繁琐,效率低下,令人不厌其烦。更有甚者,如果中华民族是多国并立的局面,彼此之间相互征伐,必然会给强敌异族入侵以可乘之机,最后被逐个消灭掉,中国民族这个族群将不复存在,这个结果实在是太可怕了,幸运的是,这个结果永远不可能的,我们何其有幸,生长在这样一个强盛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享受着先祖们努力奋斗带来的美好生活。幸哉幸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