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 章 干女儿
沈夫人对京中勋贵世家不太熟,低声问周氏:
“你可识得,他们是哪家府上的?”
周氏微微有些出神,此时回过神,低声道:
“瞧着像是东宫太子妃娘娘的马车。”
这并非是正式规制的太子妃出行仪驾和仪仗,但周氏去裴家赴宴时,见过太子妃乘这辆马车。
正说着话,只见俊逸美少年率先下马,墨发轻扬,动作利落又潇洒。
他走到马车前,躬身朝里面喊了句:“到了,阿娘。”
车帘被随身服侍的丫鬟掀起,一位娴静秀雅的女子从里面走出来。
“果然是太子妃娘娘。”
周氏轻轻拉了下沈夫人的衣袖,随后二人抬步过去见礼,阮绵和沈维桢也紧跟在各自阿娘身侧。
阮绵恭恭敬敬的磕头,自看到太子妃的马车,她便满心喜悦和激动,前世温柔的关怀和疼爱都清晰的浮现在脑中,她极力克制自己,才没有做出失态之举。
“免礼。”
太子妃朝众人轻轻抬手,微笑着道:
“听说这里的菩萨灵验,今日特意来拜一拜,想不到竟在此遇着阮夫人,真是巧了。”
周氏恭顺道:“能在此见到娘娘,是臣妇的荣幸。”
太子妃看向一旁的沈夫人:
“这位夫人是?”
沈夫人再次弯膝施礼:“回太子妃娘娘,拙夫乃蜀州安抚使沈护。”
太子妃颔首,微微一笑:
“原来是沈夫人。”
她的目光又落到了阮绵和沈维桢身上,笑问:
“这两位是……”
周氏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犹疑之色,介绍道:
“回太子妃,这是小女,那位是沈家公子。”
阮绵和沈维桢再度向太子妃见礼。
太子妃将二人打量了一番,轻轻点头,夸赞道:
“多讨喜的两个孩子,二位真是好福气!”
又指着身旁的儿子道:“这是我那个孽障,瞻儿,来见过两位夫人。”
齐民瞻上前,向两位夫人礼貌的拱手。
两位夫人回礼后,直夸赞七皇孙俊逸不凡,神采卓然,又各自吩咐自家孩子向七皇孙见礼。
齐民瞻嘴角噙着笑,目光只落在阮绵身上:
“幸会。”
周氏将这一幕尽收眼底,攥着帕子的手不由紧了几分。
这时,庙中的主持慧济禅师收到弟子禀报,亲自出来迎接,态度恭顺又不失热络。
又一阵寒暄过后,一行人被引着进了庙中。
太子妃及东宫一众宫人在前,紧接着是沈家母子和沈家的丫鬟仆妇。
阮绵扶着周氏走在后面,能明显感觉到,阿娘的身体有些紧绷,再看她的神情,似有惆怅之色。
想起适才,沈夫人看向自己时,眼中流露出的满意之色,以及自家阿娘对沈维桢的欣赏目光,阮绵已然猜到她二人的用意。
抬头看了一眼前面那道挺拔修长的背影,这厮明显是来抢婚的嘛。
她不由在心里暗叹,也不知这厮怎么想的,这一世又将名声败了个稀巴烂。
阿娘定然是不愿意让她跟这厮扯上关系的。
这就有些难办了......
进了庙中,众人各自去佛前祈福,这里前后一共四座大殿,分别是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摩尼殿,京中女眷大多来此上香,男客们一般去山另一侧的寺庙。
周氏一直神情恍惚,阮绵有心出言安抚两句,但周遭肃静庄严,又到处都是人,她一直未找到合适的机会,只好全程紧紧扶着阿娘,陪伴左右。
烧了香,磕了头,许了愿,又都捐了香火钱,慧济禅师将众人领至一处清净淡雅的耳房喝茶歇息,然后离开去为贵人们准备斋饭。
太子妃询问沈夫人蜀地风土人情,沈夫人绘声绘色的讲起了蜀地山川秀丽、物产丰富,又提及当地百姓的生活习俗。
太子妃听得饶有兴致,一脸羡慕道:
“蜀边竟有这样的盛景,真令人神往。”
她身旁的齐民瞻道:“阿娘若想去,儿子可以陪您。”
太子妃笑了:“难得我儿有这份心意,等有机会吧。”
她又看向沈维桢,问他在何处读书,平日有什么喜好……
沈维桢一一作答,眉眼温润如玉,举手投足皆是世家公子的矜贵气度。
阮绵偷偷看向阿娘,只见她眼中的满意之色更浓。
过了一会儿,小沙弥端着斋饭进来,众人用饭时,外面落起了雨。
“雨天山路难行,咱们还是等雨停了再走吧?”膳后,太子妃提议道。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
雨越下越大,打在窗棂上啪啪作响,众人又闲聊起来。
太子妃拉着阮绵温和的问她多大了,闺名是什么,爱吃些什么,平日里喜欢做些什么......
阮绵规规矩矩回答,这一世的她日子简单随性,每天吃喝玩乐,什么都不用理会。
小小年纪,口齿清晰利落,举止从容有度,没有丝毫扭捏之态。
看着太子妃对自家女儿这般亲切,周氏心中愈发忧虑。
不料,太子妃突然侧过头,朝周氏笑道:
“本宫一直遗憾,此生没能有个女儿,瞧着绵绵这孩子实在喜欢得紧,想认她做干女儿,不知阮夫人意下如何?”
闻言,周氏紧绷了许久的神色终于放松,眼中满是喜意:
“娘娘厚爱,臣妇感激不尽,绵绵,还不磕头谢过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