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不重要,祖孙俩晚上没有睡的地方才是当务之急。
李村长拖着从自家竹林里砍来的竹子放下歇气。
身后还有两个帮忙的小年轻狗剩儿和二狗儿都拖着一捆竹子从另一条岔路而来,把竹子放在一起,坐在竹子上,歇气,喝水。
看戏。
“老三,我们是堂兄弟,你把房子卖给了姓杨的,你不晓得我们有仇吗?
你和仇人联合起来对付我!”
夏仲生黑着脸,那个气啊,早上起来看到杨家在拆围墙,在那房子里进进出出搬东西,还唱歌,向他示威,炫耀。
“老三,你忘恩负义,你是白眼狼,你是没有后人的绝户。
你以后不要想我的后人给你哭坟。”
夏知安站起身双手叉腰:“啥子叫绝户?不干人事才叫绝户,再大的家业都败光了,这样的人才叫绝户!
无儿无女才叫绝户。我把我自己过继给了三爷爷,他就是我的亲爷爷,他有我养老送终。
以后,我招婿,必有一个男娃娃随爷爷的姓,撑门户,你用不着操心。
我的房子,我想卖哪个就卖哪个,关你屁事,与你求相干。
你生的儿多,有卵用?黑白不分是非不明的混账,活着都是污染八角树村的空气,玷污祖宗的祠堂。
有你这样的老人,跟绝户没有区别。祖宗八代,有你这样的子孙,丢人现眼,十里八村的耻辱。”
夏知安嘴巴翻得飞快,声音又大,像小喇叭说个不停。
“夏知安,老子打死你。”夏革文觉得自己丢脸至极,扬起右手对准夏知安的脸。
夏知安右脚踢起地上的砍柴刀握在右手,指向夏革文,目露凶光,鱼死网破的拼命架势。
他们,不是父女。
他们现在的立场是宗族内斗。
夏革文扬起的手放下,这是他第二次看见夏知安朝他露出的死亡凝视的警告。
不怕硬的,就怕横的。
不怕横的,就怕不要命的。
这句话,他深有体会。
什么时候夏知安成了不要命的生存方式?
她以前不是这样的。
她以前多懂事多听话啊,操持家务,农活都是一把好手,
没有吃饱饭也从不抱怨,住篱笆屋也是开开心心的。
“我是你老汉。”夏革文吼,即便断了亲:“你朝老子动手,天打雷劈”。
“老天爷有眼的话,最该劈的人是你。我叫夏知安,不是夏平安。”
夏革文打了一个激灵,沉默。
他今天要是敢动手,对面的牛犊子就敢朝他挥刀,何况,她的身后还站着五个小年轻盯着他。
走夜路,容易挨黑打。
夏革文胸腔冒黑烟,想提醒夏知安,挑男人,要挑力气大的,不要挑竹竿,没有力气,花架子。
这五个一看就不是好东西,家里富裕的,你攀不上,要受苦。
拖着竹子来的人也越来越多,站一旁看戏。
夏知安以为是自己不要命的架势让夏革文退缩,心里嗤鼻。
白长了五大三粗膀大腰圆魁梧个头,不过是个软豆腐。
夏革昌打圆场:“二娃,你要卖房子,咋不先问问大伯?大伯难道会亏待你吗?
我们才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族亲。不要别人给你一根棒棒糖,你就说人家好。
独木不成林,你是读过书的人,懂不懂?
怎么能与仇人为伍?”
“夏家大伯,你嘴里的仇人今天砍了一天他家的竹子给我送过来,让我搭棚棚遮风挡雨。
我的族亲两手空空跑过来跟我打架,训斥我,倚老卖老。
我问你,是你,你怎么选?
昨天晚上,夏大伯娘亲眼见到你老汉打我爷爷的时候,怎么不拉架?
雀屎糊了你的狗眼睛,糊了你的耳朵吗?
莉安姐姐读的是师范校,以后要为人师表的,要不,让她来讲讲什么叫族亲?
族亲,就是欺负孤老弱小想霸占孤老弱小的祖宅吗?
我们惹不起,我们只能躲,我们爷孙被迫离开祖宅,躲远点,你们还上门兴师问罪?
我就想晓得,夏家大伯,我卖我自己的房子,犯了哪条王法?族法大过王法吗?
村上都没有干预,你算老几?”
夏革昌当然不能说族法咋样咋样。
夏革昌被回怼,铁青着一张脸指着夏知安:“不识好歹的东西,
老子走过的桥比你走的路都多,你被人利用吃了大亏的时候,不要找老子。”
“老子在你们夏家已经把最大的亏吃完了,你忘了吗?”夏知安一个字都不让。
气死这些王八蛋,更好。
“走。”夏革昌拉夏仲生离开石骨土,夏革文瞪着夏知安,边走边骂。
秀才看到夏家三人离开,嘲笑讥讽:“愚昧无知,贫穷是有道理的。”
夏知安闻言,真正的动怒了,眼底升起风暴凝视秀才。
“据我所知,大户人家道貌岸然自私自利谋害妻者或夫者这样的戏码时有发生。
家族子弟争夺财产六亲不认手段狠辣者不在少数。
心里有大家的忙着资源分配,心里只有自家的忙着往碗里扒拉,
受过精英教育的人尚且如此,
住在金字塔上的人尚且如此,
你却要求还挣扎在温饱线上的饭都吃不饱的牛马有道德,有大局观,有眼界,还要品德高尚?
你在说笑话吗?”
“我……”秀才词穷。
“你吃着他们流汗水种出来的上等粮,没有资格评价他们。
他们,是饿着肚子在供养金字塔,你也是其中的一员。
但凡有一个人走下金字塔,脚踩大地,看看老百姓的生活,我会被断亲吗?我会失学吗?
他们一年四季勤苦劳作却依旧吃不饱饭,是他们的问题吗?”
秀才沉默,夏知安也沉默。
深呼吸,三次后,夏知安恢复平静。
转身才看到站在自己身后的另外四人,手里皆拿着结实的木棍,恍然明白夏革文放下右手的原因。
“秀才,把大家送来的竹子估重,做好登记。”
夏知安打算不造红砖青瓦了。
“好。”秀才应声,不懂夏知安要做什么,就按她说的去做。
夏知安重新去绑稻草墙,安慰爷爷。
对送竹子来的村民们说:“叔伯们,我还需要很多很多的各种竹子,
你们有条件的就在家里称重再送过来,在秀才那儿登记,你们回家也记一个小本,就跟挣工分一样,
竹子,我花钱买,因为需要你们送货上门,价格比市场价一斤高五分。
但是有一个前提,我要先赊账。
相信我不怕我跑的,就把竹子往这儿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