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阴谋
面对齐聿修和杜霆的问话,纪棠说出早便准备好的说辞。
“表哥说许是只服了一半碧灵芝,幽冥狼毒未完全清除,引起了心猝暴毙。”纪棠望着棺木,神色悲伤嗓音暗哑,叫人毫不怀疑她的话。
杜霆听后痛叹惋惜,齐聿修则捏紧了手。
该死,千算万算,算漏了这一点。
他处心积虑好不容易娶到了谢知妍,与定北侯府搭上了关系,谢知行却又突然暴毙。
好在,定北侯尚且健朗,看来他要抓紧了,以免夜长梦多再生意外。
谢知行暴毙的消息散开后,传到了公主府。
惠宁公主听闻后喜难自抑,与许崇光商议道:“谢知行一死,定北侯必受重创,我们再伺机寻他错漏进行打压,或制造意外使他重伤,无法再回朝堂。”
“如此一来,我两那位皇弟都如同断了臂膀。”
“尤其是靖王,他定会心生惶急,加快行动。”许崇光接话。
“你明面上帮着聿珩对付靖王,取得他的信任后掌控禁军,我再……”惠宁公主越说越激奋,仿佛已看到得胜在望。
见她如此,许崇光握住她的手道:“越是紧要关头,越要冷静镇定不可大意。”
惠宁公主收敛心神,“我明白,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你亲自去定北侯府一趟,看看谢知行是否真死了,以防有诈。”
“好,此事交给我,你着手重新铸造铜钱。还有那座银矿,也可开掘了。”许崇光交代。
要成大事,必得有充足银钱花使,他们精心谋划,韬光养晦多年,机会终于来了。
夫妇俩商定好后,立即着手分头行事。
许崇光同齐聿珩一道到定北侯府祭奠,寻机查看棺木里的谢知行,试探鼻息触摸体温,确认谢知行死透了终于放心。
谢知行之死轰动盛京,前来祭奠的人络绎不绝,人人都怅然惋叹。
百姓们无法到定北侯府祭奠,便在谢知行出丧下葬时夹道相送,哀痛不已。
谢知行的后事处理完后,纪棠大病了一场,整个人都消瘦了一圈,愈发让人对谢知行之死深信不疑。
方氏来看过她几次,悲声抹泪的劝她想开些。
谢知韵几乎日日都陪着纪棠,期间杜卿仪也来过两次。
至于江采音,她心急如焚,却不得由头探望,只能干着急。
待得纪棠病好,已是半个月后。
服丧期间,纪棠自是不能再让江采音过府来养容,只能让雾空给她送了封信,叫她们放 心。
为了装的像模像样,纪棠日日悲沉,时不时睹物思人暗自垂泪。
然再沉重的悲伤,也会被时间冲淡。
一个月后,谢知行之死被悄然揭过,所有人都已习惯,一切恢复如常。
定北侯如往常一样上朝,却总是心神不宁,处理事务难免疏忽出错,被人抓住错漏指谪弹劾。
齐聿珩体谅他丧子哀痛,让他暂且回家休养几月。
可只是休养,随时都有再还朝的可能。
惠宁公主不放心,在定北侯出行时动了手脚。
先是马车当街与人相撞,后是街边茶楼突然坍塌,造成死伤无数。
定北侯虽侥幸捡回性命,腿却断了,无法再入朝领兵。
齐聿珩虽扼腕沉痛,却也不得不收回定北侯的官职兵权,交由他人接替。
许崇光早便安排好了,让他们的人顶上,逐渐占据朝堂。
两个月后,大量假铜钱再次流入市井,引起轩然大波。
朝臣纷纷上奏,齐聿珩大怒,派了得力之人彻查。
眼见朝中局势动乱起来,齐聿修坐不住了。
“芷宁,我得抓住这次机会,否则等朝局稳定下来,便希望渺茫了。”齐聿修已决定趁乱行动。
原以为定北侯府会成为他的助益,可谢家父子死的死,伤的伤,已不堪倚靠。
他只能靠自己和母族及余芷宁父兄了。
“会不会太过冒险?”余芷宁有些不放心。
齐聿修道:“背水一战,成王败寇,你怕吗?”
余芷宁捏着手道:“我不怕,自嫁你那日起,我便做好了与你同生共死的准备。”
“好,待我成功登上帝位,你便是统率六宫,母仪天下的皇后。”齐聿修向她深情许诺。
余芷宁问:“那谢侧妃呢?”
谢知妍肚里,可怀着他的孩子,还在做着母凭子贵独占专宠的美梦。
齐聿修皱眉嫌恶道:“她已失了用处,待她生下孩子,便让她抱病亡故。”
妇人生产极其凶险,难产而亡或是重创大病,都再正常不过,不会有人怀疑。
“毕竟是为你孕育了子嗣的,如此会不会太心狠了些。”余芷宁假装起了恻隐之心。
齐聿修冷声道:“早知定北侯府这般不中用,我压根就不会娶她,白费一番力气。”
谢知妍那样的蠢货,没了利用价值留着也是个麻烦,不如料理了干净。
左右定北侯府如今大势已去,自身难保,也不会有人在意她的死活。
至于她腹中的孩子,生下来交由余芷宁抚养,便是他二人的孩子。
余芷宁嫁他多年未有孩子,非是她的过错,而是少时为了救他伤了身,落下病根无法有孕。
他欠余芷宁一个孩子,这也是他允许谢知妍有孕的原由。
从一开始,他便打定了主意,要将谢知妍的孩子给余芷宁。
“一日夫妻百日恩,还是不要让她走的太痛苦。”余芷宁不忍蹙眉。
齐聿修看着她摇头道:“你啊,就是心太慈,将来做了皇后可如何是好。”
“有夫君在,谁人敢欺负我。”余芷宁娇嗔。
齐聿修爱极了她,看她的眼神满是纵容宠溺。
夫妇俩沉浸在即将成为皇帝皇后的幻梦里,殊不知一场巨大的阴谋正笼罩而来。
六月的天已是酷暑难耐,多地出现干旱,引起了灾害。
齐聿修抓住机会,将此罪错归咎到齐聿珩身上,添枝加叶的散布谣言,使得百姓起了怨愤。
尤其是受灾地区的百姓,得不到官府及时救助,竟纷纷涌来了盛京。
受灾者众,虽及时关闭城门将他们阻隔在外,但也不是长久之计。
灾民围堵了城门,怨声载道。
齐聿修请令开仓放粮,并命人架设多处粥棚救济灾民,以此笼络民心。
谢知行就混在这些灾民里,暗中摸索着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