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萌生了“自己拿筷子吃饭都值得被鼓励和鼓掌“的念头,不知道是“废“到极致了还是开始学着“爱自己和夸自己“了,以前总爱找人聊天,如今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克制卖惨和张口就是负能量泄气话的欲望后,与许多人其实无话可聊了。
她意识到了“自己只是想寻求情感的共鸣,听不进去别人的建议甚至反感,也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来的,从来都不是“,从听别人说到自己意识到,感觉还是不同的,好像那么多年都白活了一样,也不知道意识到之后是否会发生改变。学着向未来看,而不是不停地反刍过去。
她不敢想象,如果不是小宝宝的到来和即将休产假,她要如何坚持下这一天天的上班生活?她渐渐承认了,自己没有那么多野心,不仅羡慕,也在向一个同学曾经说过的“不管在哪,都在底层岗位打一辈子工“靠拢了,知足常乐,总比求而不得的痛苦要好。比起不前不后的痛苦,她决定后退了。
昨晚又发疯了,绝大因素还是因为工作,最直接的导火索是吃饭的时候太累了起不来想让老公把饭拿进卧室或者待会再吃,但最近两个人的相处状态进入了“互怼模式“加上老公也比较累,没有依着她,她就开始爆哭然后控制不住地发疯与嘶吼。不敢想象,现在都这样了,产后被激素支配的她要如何应对。那天和朋友聊到“被激素支配的女性的一生“,每个月的月经的生理机制是在为了生育做准备,与之伴随的经前综合症容易让人烦躁心情不好;怀孕后的激素让人容易敏感脆弱,一点小事就情绪剧烈波动;产后又容易受激素影响,产后抑郁;即使生育结束后,也还要遭受每个月的“月经“及伴随的疼痛,再到后来的更年期,身体的疼痛、心理的不被理解,却还要坚强地去面对家庭与世界。从这一点上,女性很值得敬佩,当下的女性主义倡导女性的权利与尊重,是值得肯定的。
可是看问题也不能全然悲观,比如生育的权利属于女性,胎动的幸福感属于女性。
好不容易坚持到了再上两天班就可以休产假了,依然还是要处理工作,没有多余的心思去做工作交接。她的善良和“老好人“的属性,在此刻又溢了出来,她答应了交接的同事如果方便的情况下还是会给予一些帮助。她觉得自己做不到休了产假就隔绝一切工作消息,就像离职后也无法完全逃离,这是一个人基本的责任感。纠结是因为自认有选择,如果确实因为一些原因没看到消息,那也就罢了;又或者月子里不看手机是妈妈的规定,那工作上的天塌了也就与她无关了。这不就是她一直想要的“极端“吗,但凡有得选,她就会牺牲自己的利益来“成全“外人。
好像“说离开也就离开了“,终于不用每天中午背着电脑申报了,那些被工作困住的瞬间,暂时可以抛却脑后了。曾经追着的梦,暂告一段落了,是逗号还是句号,取决于她在产假期间能不能找到新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