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宁音古寺
四人再次回到藏剑谷,已是六日之后。
师离知道颜仲昌在李缓心中的分量极重,而探寻阿林珠玛山并非一时之功,众人只得日后再做打算。
沉鱼楼内。
李缓站在熟悉的厅堂中,心中百感交集。回想起初到此地的情形,恍如隔世。
这些时日的生离死别,仿佛一场黄粱大梦,醒来时已是物是人非。
“楚伯伯,让您费心了。”
李缓跪地,俯首一拜。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楚平澜面色如常,扶起李缓的手却微微有些颤抖。
师离上前一步,替李缓问道:“楚前辈,燕王造反,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楚平澜沉吟片刻,目光落在李缓身上,缓缓开口:“京中传来的消息,居庸关已乱成一锅粥。朝廷军队与燕王对峙,百姓挤塌南门,颜仲昌奉旨出关晓谕叛军,此行……怕是凶险万分。”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又说道:“听说颜仲昌已命人连夜打了一副棺材,准备……推着棺材出关。”
师离心中一紧,转头看向李缓,见他脸色苍白,眼中却燃着一股决然。
“颜太师对我恩重如山,楚伯伯,我这便动身前去,待事了之后,再来与您叙旧。”
李缓拱手一拜,声音虽低,却字字如铁。
楚平澜轻敲桌面,叹息道:“江湖向来不入朝堂,颜仲昌虽奉皇命来让我封剑,可他此时奉旨出关,倒也算朝中一股清流。”
“许多贪官鱼肉百姓,最后长命百岁,有些人为官磊落,却不得不为天下赴死,这世道,当真有些不公。”
方秋鸿点了点头,叹息了一句,心中对颜仲昌的印象有了些改观。
袁九月忍不住问道:“颜大人确实是个极好的官,不过他年事已高,皇上为何要派他去做这等差事?”
说完这话,袁九月心中又浮现出白无疆的面容,想起历历往事,一时有些冷汗渗出。
众人沉默不言。
李缓心中明白,两国交战,来使尚有生机,晓谕叛军,却是十死无生。
可为何偏偏是颜仲昌?他心中乱如麻,却理不出头绪。
师离上前一步,扯住李缓的袖口,轻声道:“呆子,你别急,我陪你进京。”
李缓摇头,神色坚决:“京城动乱,凶险万分,你们与颜太师并无关系,还是留在这里等我为好。”
师离不依:“那日你说陪我去阿林珠玛山时,可从未想过凶不凶险。”
袁九月也上前,朝楚平澜行了一礼,再对李缓说道:“我也与你一起去,当日我在京城,也曾受过颜大人照拂。”
楚平澜朝方秋鸿使了个眼色。
方秋鸿会意,开口道:“都别争了,我们四人同行,多少有个照应,李缓兄弟,你孤身前往,莫说我们,便是师尊也会担心你的。”
楚平澜点头:“没错,你们四人同去,不过千万切记要见机行事,莫要以身犯险。”
李缓沉吟片刻,终于点头:“那事不宜迟,我们即刻出发。”
师离取回白雪儿,四人马不停蹄,出了藏剑谷。
原本要沿官道北上,李缓却要先往东绕行一段。
“呆子,你要去哪里?”
师离皱眉问道。
“沅江。”
李缓应了一声,纵马已经向东奔去。
三人对视一眼,都是一脸疑惑之色,不知道时间紧急,他还要绕道一趟沅江做什么。
也不待细问,三人也只好骑马跟上,往东而去。
……
清晨,露重。
宁音寺的钟声穿透薄雾,传入耳中。
四人衣衫上沾满松针上的露水,马蹄轻轻踏过青石板,发出细微的哒哒声。
李缓攥着缰绳的手微微发颤。
这幽幽转转的青石台阶,与那日夜闯宁音寺时并无二致。
李缓记得颜仲昌饮茶时曾说过:“小沅江离开了宁音寺,风味便少了大半,还是留些念想在这。”
如今想来,竟似谶语。
“宁音寺?这又是什么地方?呆子,你来这里做什么?”
师离的声音将李缓拉回现实。
李缓勉强扯出一丝笑容,声音嘶哑:“这是我遇见颜太师的地方。”
话音未落,一阵脚步声响起,玄礼方丈的袈裟拂过门槛,袖口沾着新焙的茶香。
“李施主,来取茶?”
老僧眉眼低垂,仿佛早已窥破云外因果。
李缓喉头一哽,目光落在玄礼掌中的青瓷罐上。
“大师怎知……”
“昨日寺里落了一只黑鸦,喙衔半片未燃尽的纸钱,绕着檐头盘旋九匝方才离去。”
玄礼将茶罐递来,指尖在瓷面轻叩三声,“这是小沅江,可惜沾不上沅江的露水,也不知居盛会不会介意。”
李缓接过茶罐,掀开绸布,见新采的茶芽蜷如婴儿的拳,叶脉间凝着未曦的晨露。
重游故地,恍惚间,他又想起那夜与颜仲昌品茗对弈时的情形,心里涌上一丝苦涩。
又一声幽幽钟声传来,李缓脑中的往事被撞散了开去。
玄礼大师轻轻拨动佛珠,口中低吟。
“那口宁音钟悬在松涛最深处几百年了。”
玄礼忽然望向雾霭深处,腕间佛珠倏然崩断,一百零八粒菩提子滚落石阶的声音似檐马急雨。
“此去山高水寒,烦请李施主转告居盛,天下洪钟,终于等来了敢为苍生撞钟之人。”
玄礼低声宣了句佛号,再次开口说道:“钟声既响,便让这山河听个响亮。”
“小子一定代为转达大师所言。”
李缓深深一揖,茶罐贴着心口的位置发烫。
师离眼见一粒菩提滚至马前,忙俯身去拾,指尖却触到微凉的露水。
当她站起身来的时候,李缓已然转身,林中飞鸟惊起,扑棱棱掠过两边松柏。
方秋鸿与玄礼大师抱了个拳匆匆告辞,三人转身跟了上去。
马蹄声碾碎山雾,怀中的茶香一缕缕渗入衣襟。
走了两步,李缓勒马回望。
寺门已闭,唯有石阶尽头的松枝在雾中轻晃,仿佛有人执子,正悬在命运的棋盘之上,透过雾里,似乎又看到不眠亭里的那口灯笼残影。
收回目光,转身策马扬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