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话说黛玉、宝钗、湘云三人见探春等人进来,赶忙把之前的话题打住,不再提起。探春等人问候过后,大家说笑了一阵,便各自散去。

谁知道上回提到的那位老太妃去世了,所有有诰命的夫人等都要入朝,按照爵位等级随班守丧。皇帝还向天下颁布敕谕:但凡有爵位的人家,一年内不得举办筵席、演奏音乐,普通百姓三个月内不得婚嫁。贾母、邢夫人、王夫人、尤氏、许氏婆媳祖孙等人,每天都要入朝随祭,直到下午两点以后才回来。在皇宫偏宫守灵二十一天后,才将灵柩送往先陵,那地方叫孝慈县。从京城到先陵,往返需要十来天的时间,如今灵柩送到这里,还要停放几天,才会下葬,所以大概要耗费一个月的时间。宁国府的贾珍夫妻二人,自然也是要去的。

两府没有当家的人,于是大家商议,家中不能没有主事之人,便宣称尤氏正在产育,把她腾出来,协理荣国府和宁国府两处的事务。又拜托薛姨妈在大观园里照管众姊妹和丫鬟们。薛姨妈没办法,只好也搬进园子里来。因为宝钗那里有湘云、香菱;李纨那里,如今李婶母女虽然走了,但有时也会来住个三五天,说不准什么时候就来;贾母又把宝琴交给李纨照管;迎春那里有岫烟;探春因为家务繁杂,而且不时有赵姨娘和贾环来吵闹,很不方便;惜春的住处房屋狭小;况且贾母千叮咛万嘱咐,托薛姨妈照管林黛玉,薛姨妈平时也最疼爱黛玉,如今正好碰上这事,便搬到潇湘馆和黛玉同住,对黛玉的一应药饵饮食都十分用心。黛玉感激不尽,此后便像称呼宝钗一样称呼薛姨妈,对宝钗也直接叫姐姐,对宝琴直接叫妹妹,就好像亲姐妹一样,比其他人更为亲近。

贾母见此情形,十分高兴,也放下心来。薛姨妈只是照管众姊妹,约束丫头们,对于家中大大小小的事务,都不愿多管闲事。尤氏虽然每天都过来,但也只是应付差事,点个卯,也不敢滥用权势,而且她家上下也只剩下她一个人料理,再者每天还要照管贾母、王夫人下榻之处一应所需的饮食、铺设之物,所以也十分操劳。

当下荣国府和宁国府两处的主人都如此忙碌,两处的执事人等,有的跟随入朝,有的在朝外照理下榻之处的事务,还有的提前去安排下榻之处,个个都忙得不可开交。因此两处的下人没了正经的管束,都趁机偷懒,有的还结党营私,和暂时掌权的执事人一起玩弄权势。荣国府只留下赖大以及几个管事照管外面的事务。赖大手下常用的几个人都已经离开了,虽然另外委派了人,但都是些生面孔,用起来很不顺手。而且这些人没什么见识,有的趁机哄骗财物,没有节制;有的胡乱告状,却拿不出证据;有的举荐人也没有正当理由,种种不良行为,到处惹是生非,实在难以一一详述。

又因为各官宦人家凡是养了优伶男女的,一概都要遣散。尤氏等人便商议,等王夫人回家后回明此事,也打算遣散府里的十二个唱戏的女孩子。尤氏还说:“这些人原本是买来的,如今虽然不唱戏了,但尽可以留着使唤,让那些教习们自行离去就好了。” 王夫人却说:“这些学戏的可不同于普通使唤的丫头,她们也是好人家的儿女,因为家境不好才被卖了来做这行,装丑弄鬼好几年。如今有这个机会,不如给她们几两银子做盘缠,让她们各自离去。当年祖宗在世的时候,就有这样的先例。咱们如今要是不这么做,既损阴德,又显得小气。如今虽然还有几个老的留下来,那是因为她们各有原因,不肯回去,所以才留下使唤,等年纪大了,就配给咱们家的小厮们了。” 尤氏说:“如今我们去问问这十二个女孩子,有愿意回去的,就带信儿让她们父母亲自来领回去,给她们几两银子盘缠,这样才妥当。要是不叫她们父母亲人来,只怕有混帐人冒名顶替把人领出去,又转卖了,那就辜负了这一番恩典。要是有不愿意回去的,就留下。” 王夫人笑着说:“这话在理。”

尤氏等人又派人把这件事告诉了凤姐。一面告知总理房,给每个教习八两银子,让他们自行安排。把梨香院的一应物件清查登记,收管明白,派人值夜看守。然后把十二个女孩子叫来当面询问,结果一多半都不愿意回家:有的说父母虽然健在,但只知道把她们卖来卖去,这一回去,还得被卖;有的说父母已经去世,是被叔伯兄弟卖了的;有的说无依无靠,没地方可去;有的说眷恋贾府的恩情,不舍得离开。愿意回去的只有四五个人。王夫人听了,只好把她们留下。让那四五个人的干娘先领回家,只等她们的亲生父母来领人;把不愿意回去的分散到园子里使唤。

贾母便留下文官自己使唤,把演正旦的芳官指给宝玉,把演小旦的蕊官送给宝钗,把演小生的藕官指给黛玉,把演大花脸的葵官送给湘云,把演小花脸的豆官送给宝琴,把演老外的艾官送给探春,尤氏则讨了演老旦的茄官。当下大家各得其所,就像倦鸟出笼,每天在园子里玩耍。众人都知道她们不会做针线,不习惯干粗活,也就不太责备她们。其中有一两个懂事的,担心将来没有一技之长难以立足,便把唱戏的本事丢开,学起了针线、纺织等女工活计。

有一天,朝中举行大祭,贾母等人五更天就出发了,先到下榻之处吃了些点心小吃,然后入朝。早祭结束后,才退到下榻之处,吃过早饭,稍微休息了一会儿,又入朝等待中午和晚上的祭祀完毕,才出来到下榻之处歇息,用过晚饭才回家。巧的是,这下榻之处是一个大官的家庙,由尼姑在此修行,房舍又多又干净。东西两院,荣国府租了东院,北静王府租了西院。太妃、少妃们每天休息的时候,看到贾母等人在东院,彼此同出同入,相互都有照应。外面的琐事就不多说了。

再说大观园中,因为贾母、王夫人天天不在家,又去送灵,一个月才能回来,各个丫鬟婆子都有空闲时间,大多在园子里游玩。又把梨香院里服侍的婆子们全都撤回来,分散在园子里听候使唤,这样园子里一下子多了几十个人。因为文官等人,有的心性高傲,有的仗势欺人,有的挑衣挑食,有的言辞尖刻,大概都是些不安分守己的人。因此,众婆子们心里都有怨言,只是嘴上不敢和她们争辩。如今解散了戏班,大家都如了愿,有的就此放手不管,有的心胸狭窄,还记着以前的怨恨,因为这些人都被分到各房名下,她们也不敢再来招惹。

正好这一天是清明节,贾琏已经备下了每年例行的祭祀物品,带领贾环、贾琮、贾兰三人前往铁槛寺祭祀烧纸。宁国府的贾蓉也和族中几个人各自准备祭祀物品前往。因为宝玉身体还没有完全康复,所以没有去。饭后,宝玉有些犯困,袭人便说:“天气这么好,你出去逛逛吧,省得刚放下粥碗就睡,食物积存在胃里不好。” 宝玉听了,只好拄着一根拐杖,趿拉着鞋,走出了院门。

因为最近把园子分给众婆子料理,大家各司其职,都在忙碌着,有的在修剪竹子,有的在栽种树木,有的在栽花,有的在种豆,池塘里还有驾船的婆子们在挖泥种藕。香菱、湘云、宝琴和丫鬟们都坐在山石上,看他们干活取乐。宝玉也慢慢地走了过来。湘云见他来了,连忙笑着说:“快把这船赶走,他们是来接林妹妹的。” 众人都笑了起来。宝玉红了脸,也笑着说:“人家生病,又不是故意的,你还拿这个来取笑。” 湘云笑着说:“这病也和别人不一样,本来就招人笑话,还说别人呢。” 说着,宝玉便也坐了下来,看着众人忙碌了一阵。湘云说:“这里有风,石头上又凉,咱们坐一会儿就走吧。”

宝玉正打算去看望林黛玉,便起身拄着拐杖,向她们告辞,从沁芳桥一带的堤上走去。只见柳树垂下金色的枝条,桃花绽放出如丹霞般的色彩,山石后面,有一株大杏树,花已经全部落尽,叶子茂密,一片翠绿,上面已经结了豆子大小的许多小杏子。宝玉心想:“才病了几天,竟然错过了杏花盛开的时节!不知不觉已经到了‘绿叶成荫子满枝’的时候了!” 因此抬头望着杏子,依依不舍。又想起邢岫烟已经定了夫婿一事,虽说男婚女嫁是人生大事,不可不办,但未免又少了一个好姑娘。不过两年时间,邢岫烟也要 “绿叶成荫子满枝” 了。再过几天,这杏树就会子落枝空,再过几年,邢岫烟难免会乌发变白,红颜老去,因此不免伤心,对着杏树流泪叹息。

正悲伤叹息的时候,忽然有一只雀儿飞来,落在树枝上乱叫。宝玉又发起呆来,心想:“这雀儿一定是杏花正开的时候来过,如今见没有花,只有叶子和果子,所以才乱叫。这叫声听起来一定是在啼哭,可惜公冶长不在眼前,没办法问它。不知道明年杏花再开的时候,这雀儿还记不记得飞到这里,和杏花见上一面?”

正胡思乱想的时候,忽然看见一股火光从山石那边冒出来,把雀儿惊飞了。宝玉吓了一大跳,又听见那边有人喊道:“藕官,你不要命了,怎么弄些纸钱进来烧?我回去告诉奶奶们,看你还敢不敢!” 宝玉听了,越发疑惑,急忙绕过山石去看,只见藕官满脸泪痕,蹲在那里,手里还拿着火,守着一堆纸钱灰,神情悲痛。宝玉连忙问道:“你给谁烧纸钱呢?快别在这里烧了。你要是为了父母兄弟,告诉我他们的姓名,我到外面叫小厮们打个包袱,写上名姓去烧。” 藕官见了宝玉,一句话也不说。

宝玉问了好几遍,藕官都不回答。忽然,一个婆子气势汹汹地走来,要拉藕官,嘴里还说着:“我已经告诉奶奶们了,奶奶们气得不得了。” 藕官毕竟还是个孩子,怕丢人现眼,便不肯走。婆子说:“我说你们别太得意忘形了,如今在这里可不能像在外面那样随心所欲地胡闹。这可是有规矩的地方。” 她指着宝玉说:“连我们家的爷都守规矩,你算什么东西,跑来这里胡闹。你再害怕也没用,跟我快走!”

宝玉急忙说道:“她没烧纸钱,是林妹妹让她来烧那些写坏的字纸的。你没看清楚,反倒错怪她了。” 藕官正没了主意,看见宝玉,心里又多了几分害怕,突然听到宝玉为她遮掩,心里由忧转喜,便也硬着头皮说:“你真看清楚是纸钱了?我烧的是林姑娘写坏的字纸!” 那婆子听了这话,更加来劲了,弯腰在纸灰里翻找那些没烧尽的纸,捡起两片拿在手里,说:“你还嘴硬,证据都在这儿。我跟你到厅上评理去!” 说着,挽起袖子,就要拉着藕官走。

宝玉赶忙拉住藕官,用拐杖敲开那婆子的手,说:“你就拿着那个回去吧。实话告诉你,我昨晚做了个梦,梦见杏花神跟我要一挂白纸钱,不能让自己房里的人烧,得找个外人替我烧了,我的病才能好得快。所以我特意准备了这纸钱,好不容易请林姑娘让她来帮我烧了祈福。这事原本不许任何人知道,所以我今天才能好起来,偏偏被你看见了。我这会儿又觉得不舒服了,都是你冲撞的!你还要去告她。藕官,别怕,你就照我说的去说。等老太太回来,我就说你故意冲撞神明,咒我早死。”

藕官听了,更有了底气,反倒拉着婆子要去。那婆子听了这话,急忙丢下纸钱,赔着笑脸求宝玉说:“我原本不知道,二爷要是告诉老太太,我这老婆子可就完了。我现在就去跟奶奶们说,就说是二爷祭神,我看错了。” 宝玉说:“你也不许再回去了,你要是听话,我就不说。” 婆子说:“我已经回了话,叫我来带她,我怎么能不回去呢。要不这样,我就说已经找到她了,林姑娘叫她过去了。” 宝玉想了想,这才点头答应。那婆子这才走了。

这边宝玉问藕官:“你到底是给谁烧纸呢?我寻思着,要是为了父母兄弟,你们肯定都让人在外面烧过了,在这儿烧这几张,肯定有什么隐情。” 藕官因为刚才宝玉护着她,心里充满感激,知道宝玉和自己是一类人,便流着泪说:“我这事,除了你屋里的芳官和宝姑娘屋里的蕊官,没有第三个人知道。今天被你撞见,看你又这么仗义,我也只好告诉你了,不过你可千万别再跟别人说。” 又哭着说:“我也不方便当面跟你说,你回去找个没人的地方悄悄问芳官,就知道了。” 说完,就走了。

宝玉听了,心里疑惑,便慢慢走到潇湘馆,只见黛玉瘦得可怜,一问才知道,她的病比之前已经好了很多。黛玉见宝玉也比以前瘦了不少,想起以前的事,不禁流下泪来。两人简单聊了几句,黛玉就催宝玉回去休息调养。宝玉只好回来。因为惦记着要问芳官事情的原委,偏偏湘云、香菱来了,正和袭人、芳官有说有笑,宝玉不好叫芳官,怕别人追问,只好忍着。

不一会儿,芳官跟着她干娘去洗头。她干娘却先让自己的亲女儿洗完,才轮到芳官。芳官见了,就说她偏心,“拿你女儿洗过的剩水给我洗。我一个月的月钱都被你拿着,占我的便宜就算了,还拿这些剩的给我。” 她干娘又羞又恼,骂道:“你这不知好歹的东西!怪不得人人都说戏子难缠。不管多好的人,进了这一行,都学坏了。你这么个小丫头,还挑三拣四,净说些没用的,跟那爱闹事的骡子似的!” 母女俩就吵了起来。

袭人赶忙派人去说:“别吵了,趁着老太太不在家,一个个都不安分了,连句安静话都没有。” 晴雯说:“都是芳官不懂事,不知道张狂什么,不过会唱两出戏,就好像立了多大功似的。” 袭人道:“一个巴掌拍不响,当妈的也太不公平,小的也太不像话。” 宝玉说:“也怪不得芳官。自古说‘物不平则鸣’,她没爹没娘,在这儿没人照顾,还被她干娘赚了钱,又受欺负,能不生气吗?” 又对袭人道:“她一个月有多少月钱?以后不如你把钱收过来照顾她,这样不就省事了?” 袭人道:“我要照顾她,哪里还用得着靠那点钱?我可不想落个被人骂的下场。” 说着,就起身到那屋里拿了一瓶花露油,还有些鸡蛋、香皂、头绳之类的东西,让一个婆子送给芳官,让她另外打水自己洗,别再吵闹了。

她干娘更觉得羞愧,就骂芳官 “没良心,冤枉我克扣你的钱。” 还往芳官身上拍了几下,芳官就哭了起来。宝玉走了出来,袭人赶忙劝道:“你这是干什么?我去说说她。” 晴雯抢先过来,指着芳官的干娘说:“您老人家也太不懂事了。您不给他洗头的东西,我们给了,您不觉得害臊,还有脸打她。她要是还在戏班里学艺,您敢打她吗?” 那婆子说:“一日为师,终身为母。她敢跟我顶嘴,我就打得!”

袭人喊麝月道:“我不会跟人吵架,晴雯性子太急,你赶紧过去吓唬她两句。” 麝月听了,连忙过来说:“你先别吵。我问问你,别说我们这儿,你看看整个园子里,有哪个在主子屋里教训女儿的?就算是你的亲女儿,分了房,有了主子,自然是主子能打骂,再者大些的姑娘姐姐们也能打骂,什么时候轮到当爹娘的在中间多管闲事了?都像你这样,还让她们跟着我们学什么?越老越没规矩!你瞧见前儿坠儿的娘来吵闹,你也要跟着学?你们放心,这几天这个病那个病的,老太太又没空,所以我没去回禀。等过两天闲下来,咱们好好回禀一回,把这些人的威风都杀一杀。宝玉才好一点,我们都不敢大声说话,你倒好,把人打得鬼哭狼嚎的。上头才出了几天门,你们就无法无天,眼里没我们了,再过两天,你们是不是要打我们了?她不认你这个干娘,还能被埋没了不成?” 宝玉气得用拐杖敲着门槛说:“这些老婆子真是铁石心肠,也太奇怪了。不能照顾人,还净折磨人,长此以往,怎么得了!” 晴雯道:“有什么怎么得了的,都撵出去,留着这些中看不中用的有什么用!” 那婆子羞愧得无地自容,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那芳官只穿着海棠红的小棉袄,下面是丝绸撒花的夹裤,裤腿敞着,一头乌黑油亮的头发披在脑后,哭得像个泪人。麝月笑着说:“把个莺莺小姐,倒弄成被拷打的红娘了!这会子也不打扮了,这么邋遢。” 宝玉说:“她这本来的样子就很好看,别弄得太拘谨了。” 晴雯过去拉过芳官,帮她洗净头发,用毛巾拧干,松松地挽了一个慵懒的发髻,让她穿好衣服到这边来。

接着,负责厨房的婆子来问:“晚饭做好了,送不送过来?” 小丫头听了,进来问袭人。袭人笑着说:“刚才吵了半天,都没注意听钟响几下了。” 晴雯说:“那破钟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又得去收拾。” 说着,就拿过表看了看,说:“再等半盏茶的时间就行。” 小丫头走了。麝月笑着说:“要说淘气,芳官也该打几下。昨天就是她摆弄那坠子,没一会儿就弄坏了。” 说话间,就把餐具准备齐全了。

不一会儿,小丫头捧着食盒进来,站在一旁。晴雯、麝月揭开一看,还是只有四样小菜。晴雯笑着说:“都已经好了,还不给两样清淡的菜吃。这稀饭咸菜要吃到什么时候?” 一边摆好餐具,一边又看食盒里,有一碗火腿鲜笋汤,赶忙端到宝玉跟前。宝玉在桌上喝了一口,说:“好烫!” 袭人笑着说:“我的菩萨,才几天没吃荤,就馋成这样。” 一边说,一边急忙端起碗,轻轻用嘴吹。看见芳官在旁边,就递给芳官,笑着说:“你也学着点伺候人,别整天傻吃傻睡的。吹气轻点,别吹出唾沫星子。” 芳官照着做,吹了几口,很是妥当。

芳官的干娘也赶忙端着饭在门外伺候。以前芳官她们刚来的时候,是从外面认的干娘,然后一起去了梨香院。这个干婆子原本是荣府里的三等仆人,只负责给她们洗衣服,都没进过内宅伺候,所以不懂内宅的规矩。如今靠着她们才进了园子,跟着女儿住到这房里。这婆子刚被麝月教训了一顿,才懂了点规矩,生怕芳官不认她这个干娘,会损失不少好处,所以心里就想讨好她们。现在看见芳官吹汤,就赶忙跑进来笑着说:“她毛手毛脚的,别打碎了碗,还是我来吹吧。” 一边说,一边就要去接。

晴雯赶忙大声喊道:“出去!就算让他砸了碗,也轮不到你来吹。你怎么这个时候跑到这里来了?还不出去!” 一面又责骂小丫头们:“你们都瞎了心了,她不懂规矩,你们也不跟她讲讲!” 小丫头们纷纷说道:“我们赶她走,她就是不走;跟她说,她又不听。如今连累我们跟着受气,这下你信了吧?我们能去的地方,她只能去一半,还有一半她根本去不了。更何况她还跑到我们都去不了的地方,这还不算,还在这儿动手动嘴的。” 一面说着,一面把那婆子往外推。台阶下几个等着拿空食盒和餐具的婆子,见她出来,都笑着说:“嫂子也不拿镜子照照自己,就冒冒失失地进去了。” 那婆子又羞又恼,却也只能忍着。

芳官吹了几口,宝玉笑着说:“好了,小心别伤了气。你尝尝,这下温度合适了吧?” 芳官只当宝玉是在开玩笑,只是笑着看着袭人等人。袭人道:“你就尝一口又有何妨。” 晴雯笑着说:“你看我尝。” 说完就喝了一口。芳官见她们这样,自己也尝了一口,说:“好了。” 然后把碗递给宝玉。宝玉喝了半碗汤,吃了几片笋,又喝了半碗粥,就不吃了。

众人把餐具收拾出去。小丫头端来沐盆,宝玉洗漱完毕后,袭人等人出去吃饭。宝玉给芳官使了个眼色,芳官本就机灵,又学了几年戏,什么事情不懂?于是就装作头疼,说不想吃饭了。袭人道:“既然不吃饭,你就在屋里陪着宝玉,这粥给你留着,等会儿饿了再吃。” 说完,大家都出去了。

屋里只剩下宝玉和芳官两人,宝玉便把刚才从看到火光开始,如何遇见藕官,又如何编谎话护着她,以及藕官让自己来问芳官的事,从头到尾,仔仔细细地跟芳官讲了一遍,然后问她藕官祭祀的到底是什么人。芳官听了,脸上带着笑意,又叹了口气,说道:“这事说起来既可笑又可叹。” 宝玉听了,急忙问是怎么回事。芳官笑着说:“你猜她祭祀的是谁?祭祀的是已经去世的菂官。” 宝玉说:“她们感情好,祭祀一下也是应该的。”

芳官笑着说:“哪里只是感情好这么简单?她的想法简直有些疯傻,她说自己演小生,菂官演小旦,在戏里常扮夫妻,虽说都是假的,可每天那些唱戏的曲文和表演,都是实实在在的温柔体贴,所以两人都入了迷。就算不演戏的时候,平时吃饭、起居,两个人也是你恩我爱。菂官一死,她哭得死去活来,到现在都忘不了,所以每逢节日都要烧纸祭祀。后来蕊官来了,我们看她对蕊官也一样温柔体贴,就问她怎么有了新的就忘了旧的。她却说:‘这其中有个大道理。就好比男子死了妻子,要是有必须续弦的理由,那也应该续弦。但只要不把死去的妻子抛在脑后,就是情深意重了。要是因为死去的妻子就不再续弦,孤孤单单守一辈子,耽误了人生大事,这也不合情理,死去的人反而会不安。’你说她是不是又疯又傻?听起来是不是很可笑?”

宝玉听了这番痴话,正合了他自己的那股呆劲儿,不由得又是欢喜,又是悲叹,还觉得新奇得不得了,说道:“上天既然生了这样的人,又何必让我这浊臭的须眉男子来玷污这世界。” 接着又急忙拉住芳官叮嘱道:“既然是这样,我也有句话要你转告她,我要是当面跟她讲,未免不太方便,得由你告诉她。” 芳官问是什么事。宝玉说:“以后千万别再烧纸钱了。烧纸钱本就是后人搞出来的歪门邪道,并不是孔子的教导。以后逢年过节,只准备一个香炉,到时候随便烧炷香,只要一心虔诚,就能感动神明。那些愚昧的人不懂,不管是祭祀神佛还是死人,非要分出个三六九等,各种规矩。却不知道只要有‘诚心’二字就够了。就算在慌乱流离的时候,哪怕连香都没有,随便找点土或者草,只要干净,就可以用来祭祀,不光死者能享用,就连神鬼也会来享用。你看看我那案几上,只摆着一个香炉,不管什么日子,常常焚香。他们都不明白其中的缘故,我心里却各有各的缘由。随便有清茶就供一杯茶,有新水就供一盏水,或者有鲜花、鲜果,甚至荤菜,只要心诚意净,就是佛也会来享用。所以说,关键在于诚心敬意,而不在于那些虚名。你赶紧让她以后别再烧纸了。” 芳官听了,连忙答应。过了一会儿,大家吃完饭,就有人来禀报:“老太太、太太回来了。”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双龙夺嫡,废物憨子竟想渔翁得利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大唐极品帝婿五代梦二周目阿斗,开局给刘备念出师表古玉穿越公子崛起水浒:梁山新寨主,好汉绝不招安盘点历史:开局十大农民起义家父是康熙紫鸾记烽烟起之龙啸天下那些年,我爱过的女人挽清:同治盛世始皇帝荒年卖身成赘婿,我有空间肉满仓贰臣华夏先祖屹巅峰扶明录穿越异世:乞丐变首富慕容世家之燕国传奇猎国!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大秦:开局祖龙先祖太孙收手吧,您登基一月灭了九国这位诗仙要退婚穿越,科举逆袭养媳妇大明未央我在明朝当国公带着系统来大宋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大唐:吃货将军半个医士成皇帝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三国之刘辩再造大汉江户旅人大唐:兕子是谁?系小公举吖!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魏武世子之偷香窃玉陪葬傻驸马,竟是绝代军神戏说西域36国契约娇妻:王爷的宠妃浪子列国历险记我从替身成为皇帝抗战之铁血兵锋公子出巡琅琊榜之安定天下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北宋群英录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塞仙志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春秋发明家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帝国联盟大唐房二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在古代逃荒人在三国也修真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贤王传大宋说书人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湛湛露斯卿镇国二公子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向秦始皇送上大学生盛世第一妾冷王追爱,神医王妃有点坏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穿越秦末,打造寡妇村特种部队逼我去和亲,国库空了你哭啥?开局官府发老婆?我卖肾宝赢天下!三国:偷听我心声,蜀汉杀疯了穿越古代被士兵抽,我掏出了手枪都穿越了,谁还循规蹈矩?!逐我北上和亲?我南下擒龙你哭什么天命逍遥王大秦:我助始皇成就万古帝业主和爹,好战妻,只想当咸鱼的他三国刘禅为相父加寿自己却想躺平大明:劈出来的皇长孙大周第一纨绔李隆基的纨绔皇孙回到古代积功德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三国开局觉醒无双神力我乱世杀神穿越红楼,开启与美人的羁绊我的外卖通万朝寒门人杰特种女兵王回到大唐做女帝身为镇北王,我为女帝稳江山开局十颗中子弹,抢夺联合舰队异界风云之君临天下我,贾蓉,不做绿帽王穿越大唐重整山河谋定天下:从一首诗震惊长安开始仓库通明末,我在明末当知县三国:开局触发被动自爆系统哎!天道推着你发展幼帝传奇以捕快之名孤岛的崛起:穿越中世纪大航海之重生主宰开局捡漏美娇妻,乱世造反当皇帝三国:天下不容我,我重塑天下大奸臣当道寒光剑气开局撕婚书,我成就最强镇国公!天命储君扫天下权征争霸,带众女从零开始我在原始社会大杀四方重生小丫鬟,只想安稳一生明末第一狠人:先灭建奴再抢崇祯我本农民,谁把我踢出来【红楼梦】逐回深度解读被抄家后,凶猛世子称霸天下穿越清朝造反我是认真的锦书难托:乱世情殇